手机版
1 1 1

[视频]【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微信扫一扫 ×

  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是九十年代初对航天人地位的评价。而最近十年,随着载人航天等一批航天项目的成功实施,我国人才断档问题得到解决,一大批年轻科技领军人才正在脱颖而出,成为航天事业的主力。

  从飞船入轨到返回舱落地,从太空中的航天员到大海上的测控船,飞行器在茫茫太空所做的每一次姿态调整都听令于这样一群人,平均年龄30岁出头,学历硕士以上。

  在这次神九任务中,70后,80后已经占到绝大多数。像今年41岁的飞船总指挥何宇,飞船调度,27岁的神九妹王鹏鹏。在要求万无一失的航天任务中,关键岗位用年轻人,看似大胆,这背后的保证是严格的纠错机制和无数次的演练。实际上从神九发射前100天开始,王鹏鹏他们前后演练的次数超过了上千次。

  吸引年轻人的不仅仅是无与伦比的成就感,航天事业开放的平台,良好的机制,为他们提供了顺畅的成长通道。张永,一个总是笑呵呵的80后,2008年博士毕业的他,如今已是主任设计师,领导着一个数十人的团队。之所以进步这么快,张永首先把这归结为他有一个好师傅。

  张永参加工作后不久,成了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整个对接过程的第一批实操测试人。

  张永说,师傅首先教他的就是“严慎细实”四个字,靠着这四个字,小到为女航天员提供私密空间的小帘子,大到整个舱门的开关,他们几乎把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每一根线、每一个设备测试了无数遍。如今,他们的辛苦最终有了最好的回报,而在神九完美返回的当天,张永就又在神十任务中展开新的工作了。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到今天,长征火箭已经完成了163次发射,前50次用了30年,第二个50次用了近10年,而第三个50次仅用了四年。而在频繁的任务中,在一大批航天大家的带领下,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形成60后唱主角、70后挑大梁、80后当中坚的模式,航天人才断档的问题彻底得到解决,人才队伍也比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同行平均年轻15岁左右。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9日 20:10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