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苦干加巧干 绘出锦绣村

——访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支芬和高碑店内的商户交流。

支芬和高碑店内的商户交流。

  从天安门出发,东行8公里,就是高碑店村。短短10年,这个村在古典家具修复、制作等方面创出了品牌,还开拓民俗接待等商机,去年全村收入22.4亿元,人均收入2.4万元。但谁又知道,这样一个文化特色村庄,一度面临“三无”窘境:有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耕地、农转居无工作,高碑店村何以能够“华丽转身”?

  “靠的是不服输的韧劲,苦干加巧干,和村民一起求生存谋发展!”57岁的村党总支书记支芬面庞黝黑,看起来跟其他农村老大姐无异,但谈起工作,语气中的沉着与坚定让人印象深刻。

  高碑店村位于通惠河畔,近年来,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村里原有的耕地被逐渐征用。失地农民靠什么生存?村庄靠什么发展?

  2002年,新上任的支芬带领村党总支一班人寻找村庄出路。他们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陆续有30多家商户来到高碑店村经营古典家具,生意红火。支芬敏锐地意识到,作为千年古村,高碑店可打“文化牌”。村里于是借来百万资金,鼓励民房改建,建成“古典家具一条街”,商户很快增至200多家。

  古典家具产业带动了高碑店村产业集群。短短几年,村里建成了北京市首条“民俗文化商业街”,400余商家落户,形成民俗文化产业聚集区。如今的高碑店村,古典家具老街、文化艺术新街、中医药港“三足鼎立”。去年全村上交税金3900多万元。支芬兴奋地说:“咱没了地,摔了泥饭碗,如今搞起了文化产业,这是金饭碗。把几十人一碗饭,变成十人一碗饭,一人一碗饭。”

  有了产业支撑,村党总支启动一系列惠民工程,为全村劳动力上保险;成立物业公司、绿化队等专业组织,加强与辖区企业联系,使劳动力都得到安置;设立村爱心公益服务站、残疾人活动中心,村民还享受着高于北京市低保标准的“退休金”。

  建设新农村,鼓腰包也要美环境。在改造古典家具一条街时,支芬一班人碰上了“拦路虎”:村里一条废弃多年的臭水河,两岸垃圾遍地、简易房林立,河边还有近200个坟头。支芬和村党总支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两个冬季奋战,通惠河灌渠成了村里一景。

  灌渠的治理,改善了生活环境,也聚合了人心。支芬又提出制定倒垃圾时间、平掉坟头、以树代墓等工作,优化发展环境。2005年4月,高碑店村被市旅游局确定为“国际民俗旅游接待村”。2007年,“北京十大最美乡村”评选揭晓,高碑店村名列榜首。

  村庄要发展,还要培育新村民。2003年,支芬带领村党总支以群众文化活动凝聚人心,以文化交流活动树立品牌,恢复了具有百年历史的高碑店高跷老会,成立了小车会等10多支群众文化队伍,承办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形成了极具高碑店特色的文化效应。

  如今,高碑店村已从“三无村”变成远近闻名的“三有村”——“发展有后劲、人人有事干、生活有乐趣”。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7日 05:1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