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建设小康加速提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2年6月,重庆市召开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此,记者专访了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庆育。

  西部领先,小康社会建设加速提质

  记者:中央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重庆建设进展情况怎样?

  杨庆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又对该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要求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照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一是总体进程呈加速之势。2011年,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已达83%,较2002年提高了25.6个百分点,年均递增2.56个百分点。

  二是赶上全国、领先西部。从小康社会总体实现水平2000年比全国低4.6个百分点,到2011年基本赶上全国总体水平,其中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文化教育等方面已超过全国水平。2011年已超西部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处于西部领先地位。

  三是民生发展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1年,标志民生发展的社会和谐、生活质量等指标实现程度均在90%以上,超过83%的总体实现水平。

  攻坚克难,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

  记者:重庆要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什么困难?怎样攻坚克难实现目标?

  杨庆育: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直辖15年的不懈努力,重庆从“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进入了“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阶段。有学者提出“时空压缩”的观点,认为欠发达地区能在较短时间取得较大发展成就,但也会积累较多的问题,时间和空间有被压缩的现象,结果会带来成就和问题的双重效应。同时,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异很大,人民生活还不富裕。总体上仍处在欠发达阶段,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离“314”总体部署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面对困难,重庆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通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工业化为引擎、城镇化为依托、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三化”同步推进,形成重庆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社会管理。到2017年直辖20周年时,重庆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要在西部实现“三个领先”,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和“314”总纲要求。

  富民兴渝,全面部署保障改善民生

  记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未来几年,重庆市民在民生方面将获得怎样的保障和改善?

  杨庆育:第四次党代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未来五年,我们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标,努力为全市人民创造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地生活。具体说来,将从三个层面开展工作:

  一是强调基本保障。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保障个人的基本生存权、教育权、健康权、发展权,用3年时间集中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利益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放大中央惠民政策效应。

  二是强调发展平等。积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劳动就业、资源要素“五个一体化”,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为个体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社会流动性,持续提升全市民生发展水平。

  三是强调共建共享。将惠及全市人民的各项民生政策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保持民生水平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努力实现人们参与经济社会活动获得的权益及分配的公正性,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汇集全社会之力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9日 11:23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