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四川:灾区重建与跨越发展同步行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九寨沟

  汶川地震后修复的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庙子坪大桥。 资料图片

  俯瞰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的新家园。资料图片

  北川县群众在新县城分得了灾后重建的新房。余 坪摄

  东汽新厂区,工人们在紧张生产。吴传明摄

  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夏日炎炎,更显巴蜀葱茏。

  “5·12”震中映秀,漩口中学遗址前,人们接踵而至,凭吊地震遇难同胞。汉白玉雕塑上,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远的伤痛。

  相距不远的水磨镇,已从地震前污染严重的工业小镇,变身山清水秀的旅游名镇,被联合国人居论坛理事会评为“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

  坐落在汶川县境内的这两座小镇,不经意间似成两个符号,见证巴蜀大地这些年的不凡足迹:废墟上重建家园,转型中加快发展。

  穿越灾难,跨越发展,砥砺前行、感恩奋进的四川,在灾后重建和跨越发展“两份答卷”上,书写了灾难中奋起的恢弘篇章。

  重建家园,还人间锦绣巴蜀

  今年2月24日,四川省在京宣布:灾后恢复重建胜利完成。

  一段悲歌,一路壮行。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四川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完工99%,纳入省重建规划的13647个项目基本完成。“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重建目标如期实现!

  3年多的艰辛,3年多的奋战,捧出一份沉甸甸的“四川答卷”。

  这份答卷,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这份答卷,见证了四川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不凡历程;这份答卷,兑现了“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庄严承诺。

  恢复重建,百年大计。四川坚持统筹谋划、科学规划,确保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而是更高水平的建设和发展。

  重建后的灾区,城乡整体布局优化,民生事业提升。540多万户、1200多万人的城乡住房优先建成,高标准、高质量重建和修复了8283所各类学校和2292个医疗卫生机构,新建了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等设施,功能完善,布局合理。

  如今的灾区,新村落融入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新城镇拔地而起,遭受重创的38个城镇重建一新。

  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重生,是一次质的飞跃。

  夯实基础,利在长远。恢复重建中,四川规划建成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项目,灾区6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建设,建成干线公路5600多公里、农村公路3.3万多公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产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恢复和新建一批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旅游业成为灾区发展新亮点。

  2011年,四川39个极重和重灾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58元,增长21.4%。

  重建后的灾区,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震前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根本性跨越,产业发展实现了再生性跨越,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实现了整体性跨越。

  这是了不起的“三个跨越”。

  四川还创新重建理念和工作方式,破解了包括资金在内的重建难题。

  整个重建投入1.7万亿元。其中,国家重建基金、对口支援、港澳援助、社会捐赠、特殊党费等落实资金3400多亿元。四川通过招商引资、银行贷款、整合财政资金、群众和企业自筹等方式,解决了1.3万多亿元的资金缺口。

  与灾后重建相伴相生的,是精神的成长和品格的再造,四川不仅重建了一个物质家园,更是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

  废墟上挺立的美好家园,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基地,成为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四川人有理由自豪:灾后恢复重建,是民生优先与整体推进相协调的和谐型重建,是功能恢复与跨越提升相统一的发展型重建,是质量安全与廉洁高效相兼顾的阳光型重建,是自力更生与对口支援相衔接的合力型重建,是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促进的开放型重建,是精神家园与物质家园相同步的人文型重建。

  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信心、中国奇迹,在巴蜀大地写下浓重一笔。

  跨越发展,建西部经济高地

  与灾区恢复重建同步,四川负重前行,攻坚克难,奋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遭受世所罕见的巨大灾难,直面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全省经济发展没有耽误、重大工作没有耽误、民生事业没有耽误。

  不但“没有耽误”,而且高效运转。

  “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回落幅度小于全国”,今年上半年,四川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居全国前列。

  这是继去年全省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台阶、实现4年翻一番,四川经济持续保持跨越提升的强劲势头。

  2008年7月,汶川震后两个月,四川省委鲜明提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短短几年间,四川发展成就令人惊叹,西部经济高地“答卷”格外耀眼。

  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梳理四川经济发展脉络,不难发现其中转折性、跃升性的可贵变化——

  坚持主要在扩增量中调结构,实现了总量与质量共增的优化发展。

  四川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端现代产业,从整体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局部的跨越和赶超。全省工业规模已居全国第八位,连续几年工业增速列全国前茅。“7+3”优势产业“十一五”以来连跨4个千亿元台阶。

  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实现了当前与未来兼顾的蓄势发展。

  四川震后4年完成投资4.8万亿元,推动重大生产能力的形成和布局取得突破。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主体骨架,高速公路和铁路的通车在建里程双双突破6000公里,居全国前列。

  坚持在优化布局中培育多点支撑,实现了“一极”与“多点”并进的协调发展。

  四川推动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加快发展,促进“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成都经济区“一极”率先发展势头继续强化,绵阳、德阳、宜宾等6个市州去年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全省经济增长逐步呈现多点支撑的新格局。

  坚持把改善民生贯穿始终,实现了富民与强省同步的和谐发展。

  四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84.7%,5年缩小5.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128.6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90.9%,5年缩小7.2个百分点。

  发展的追求,是责任的诠释;发展的征程,是使命的担当。

  这些年来,四川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总体取向,化危为机、主动作为,在困境中划出了一条“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实现了规模与速度双高的跨越发展。

  不仅上块头,更有好势头。

  四川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全球最大平板电脑制造基地、全国最大发电设备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全国第六、汽车石化工业迅速崛起……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以上。

  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柱产业的“托举效应”形成,工业集中度提高到64%,一批万亿元产业带和千亿元产业园区加速培育。

  开放合作硕果累累。去年到位省外资金7083.4亿元,引进利用外资达到110亿美元,接近甚至超过部分东部省份;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220家。四川作为外来企业投资西部首选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迅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已居西部第一位、全国第六位。

  对外贸易势头强劲。进出口连续3年实现每年跨越100亿美元,去年首破4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全省外贸规模跃居全国第十,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6个百分点、65.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领跑西部、追赶东部,西部经济大省加快迈向全国经济强省,四川站上了新台阶。

  今年5月,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吹响新的号角,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并将此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

  后发赶超、击鼓奋进,巴蜀大地奋力书写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记者 张忠 刘裕国 梁小琴 张文 视觉统筹 蔡华伟 张芳曼)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30日 06:13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