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青海:努力打造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三江源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赵云才摄

  海东地区民俗表演。资料图片

  青海境内的马平高速老鸦峡段。资料图片

  位于海西的油田工作平台。韩三俊摄

  数据来源:青海省统计局

  大美青海,雄踞青藏高原,既享有江河之源、山岳之宗的美誉,又长期给人以“面积大省、人口小省、资源富省、经济穷省”的印象。

  党的十六大以来,青海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始终坚持发展支撑、特色引领、集聚带动、协调推进,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努力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全省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这10年,成为青海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2006—2011年,青海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今年上半年,青海省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好于全国。前不久结束的省十二次党代会,又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奋斗目标。

  走“循环”路

  努力打造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

  盐湖、油海、气田,还有多种有色金属,青海地上地下都是宝。

  但是,由于诸多制约条件,长期以来,青海省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近年来,青海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

  “生产砖的原料是其他企业产生的工业垃圾,生产水泥的原料是其他企业的工业废料。公司每年可以吃掉20万吨工业废渣,按每天生产300立方米砌块砖来算,公司每天‘吃垃圾’能挣1万多元。”众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永志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账。

  位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众诚公司的做法,是青海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海省依托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海东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海西到西宁,从柴达木盆地到湟水谷地,青海省的循环经济亮点频现。

  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家企业联手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比如,开发区内的甘河工业园区就基本实现了“企业层面小循环、园区层面中循环、开发区层面大循环”,资源、能源互补,产业关联度紧密,提升了初级产品的附加值。

  世界最大的光伏电站在柴达木建成发电,今年底将形成2000兆瓦规模。与此同时,从光伏组件到智能电网的光伏产业链也基本形成。“这里将成为世界的‘太阳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红炜这样评价。

  柴达木、西宁两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接近七成,基本形成盐湖化工、油气化工、金属冶金、煤炭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产业纵向延伸、横向融合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循环经济成为青海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我们在继续加快推进循环工业发展的同时,将进一步探索农牧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循环经济实现形式,努力把青海打造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青海省省长骆惠宁说。

  打“绿色”牌

  守护三江源头“一盆清水”

  青海,是“中华水塔”、“地球之肾”,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是,青海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遏制生态恶化刻不容缓。因此,青海的科学发展之路,无疑也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青海积极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城镇污水处理率5年内提高近40个百分点。同时,青海深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注重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着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

  春夏之交的玉树禅古村,新栽的云杉泛出点点新绿。“省里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全村人参与植树造林,现在的村子比以前可美多了!”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的江格,在电话中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表达着自己的喜悦。

  在玉树,绿树像生命一样珍贵。玉树灾后重建也是绿色重建,环保和生态理念贯彻到重建的每一个环节。

  2010年地震以前,玉树能源结构单一,牛粪和煤炭占居民生活燃料的75%以上。天然气站的建成,开启了玉树发展现代绿色能源的历史。

  坚持走特色化、集约化、产业化道路,主打“绿色牌”、“有机牌”,着力打造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发展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目前,青海省高原特色农作物种植比重达81.5%,沿黄流域建设了国内最大的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在牧业村全覆盖,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青海省明确,三江源地区不考核GDP,在全省所有地区完善科学考评办法,把环境质量、生态投资、绿色产业等纳入目标考核体系,以绿色发展推动科学发展。

  为“守住三江源头这一盆清水”,青海省“自费”改革。在三江源地区率先实行草畜平衡补偿等多项政策,与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和森林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结合,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如今,青海更“青”了。三大江河出境水量净增加28%,三江源地区平均产草量增加了24.8%,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以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一度消失的玛多县“千湖奇观”重新显现,生物多样性增加,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011年,国家批准了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迈入新阶段。

  唱“民生”戏

  每年拿出75%的财力用于民生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较低,各项社会事业明显滞后。

  为了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青海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近些年每年拿出75%的财力解决民生问题,重点实施了教育惠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全民健康、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延伸、家园美化绿化、藏区温暖、文化惠民、社会管理创新等“十大民生工程”。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说:“虽然我们与其他兄弟省份相比经济总量不大,但青海人的幸福指数不能比别人低。建设新青海,重在‘强省’;创造新生活,旨在‘富民’。 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2011年,全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的支出分别比2006年增长3.7倍、2.7倍和2.9倍。城乡居民收入5年内分别增长1.5倍和1.7倍。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职工养老金水平、新农保覆盖率等民生指标走在西部甚至全国前列。

  扶贫开发范围实现全覆盖,5年扶贫开发减少贫困人口近93万人。

  27万游牧民走出偏远的草原,住进基础设施完备的新居,用上了太阳能照明,畜棚、储草棚及饲草基地逐步建成,生产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2008年开始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截至去年底,全省实际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24.11万套,基本建成6.13万套,在建17.98万套,分配入住3.35万套,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8%。

  “两基”目标圆满完成,在全省藏区建立了“一年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三年职业教育”全免费制度和异地办学奖补机制,牧区的孩子们彻底告别了帐篷学校。

  医改实施几年来,青海省个人卫生支出比例由45%下降到30%,累计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7.3亿元。今年9月1日,青海省所有公立医院对参合参保患者实行“先住院后结算”。

  推行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妥善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形成了城镇、农村、牧区“三种类型”和州市、县区、乡镇、社区“四个层级”的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

  灾后重建与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框架基本形成。截至今年7月底,在实际不到16个月的有效施工期内,累计完成投资290.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01.9%;开工项目1230个,占项目总数的98.6%。今年,将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主要任务。

  “要在有生之年用‘花儿’小调歌唱新青海,歌唱新生活,唱出时代的可喜变化!”年过七旬的沈万成道出了青海百姓的心声。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7日 04:48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