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甘肃:转型跨越可持续发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嘉峪关

  风电。资料图片

  兰州夜景。刘闽江摄

  数据来源:甘肃省统计局

  东西三千里,上下数千年。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对华夏文明的孕育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然而,宋元以后,由于连年战乱和生态恶化等原因,甘肃辉煌不再,渐渐落伍,以致“苦瘠甲于天下”。

  但在最近10年,甘肃发生了非同寻常的历史性变化: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投资规模扩大近10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近6倍;粮食连续8年增产,总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  东西三千里,上下数千年。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对华夏文明的孕育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然而,宋元以后,由于连年战乱和生态恶化等原因,甘肃辉煌不再,渐渐落伍,以致“苦瘠甲于天下”。

  这10年,是甘肃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甘肃省委、省政府立足转型跨越,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谱写了甘肃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7月11日,第十八届兰洽会圆满落下帷幕,新能源开发合作成为本届兰洽会项目洽谈的重头戏,38个项目签约金额达350亿元。

  甘肃是一个以生产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特征明显。传统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地方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生态危机。

  作为欠发达地区、西部老工业基地,甘肃如何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

  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把新能源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以新能源产业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006年,甘肃省决定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建设河西风电走廊,从发展风电产业入手,把甘肃建设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2009年8月8日,总投资1200多亿元的我国首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甘肃酒泉开工,这是我国继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截至2012年6月底,甘肃省风电发电装机容量从2002年的1200千瓦增加到570万千瓦,风电装机跃居全国第二位;光伏发电从无到有,达到150兆瓦。一个规模化的、以风力发电为主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在酒泉初具雏形。

  如今,沿着河西走廊向西,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数千座白色的风力发电机高高矗立;巨大的风机叶片在盛夏的清风中缓缓转动,形成一道独特风景。

  清洁能源的发展带动了全省电力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了甘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酒泉形成了国内产业规模大、产品型号多、配套能力强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以风电装备、光电装备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经历了产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制造从整机总装到关键部件本地化配套的转变,新能源装备制造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4月,金川集团公司荣获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这是甘肃企业第一次获得我国工业领域的综合性最高奖项,更是甘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甘肃经济正由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的旧“两高一资”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资源永续利用的新“两高一资”转变。

  甘肃是一个资源大省,石化、有色、钢铁等六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占了规模以上工业的“大头”。长期以来,这种过度依赖资源的产业结构,带来资源即将枯竭的窘境、发展后继无力的困境。

  甘肃经济,急需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发展循环经济,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2005年以来,甘肃围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和结构调整、节约水资源、绿化、污染防治四个关键环节,创造性地开展循环经济工作。

  2007年,甘肃省被列为全国唯一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甘肃省以此为契机,大规模淘汰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和生产线。

  2008年,全省电力、炼钢、炼铁、铁合金、电石、水泥、造纸、焦炭、酒精等九大污染大户共淘汰落后产能375万吨、电力25.9万千瓦,其中有89户落后企业被“踢出局”。

  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将甘肃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近年来,甘肃省围绕循环、高效、可持续的目标,以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管理等要素为支撑,建立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同时,甘肃还先后探索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金昌模式、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天水高新农业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白银公司模式、节水型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的定西模式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循环经济的发展使甘肃逐步摆脱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传统工业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近年来,甘肃以年均6%的能耗增速支撑了11%的经济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连续5年降幅保持在7%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9.13%,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05年下降5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7%。

  发展节水农业,实现粮食总量平衡

  初秋时节,放眼陇原,黄澄澄的麦子颗粒归仓,千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扬花结棒,千万亩脱毒马铃薯长势喜人,千万亩优质林硕果累累。

  甘肃生态类型多样,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全省70%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旱作农业省份,有“十年九旱”之说。多年来,甘肃省围绕改变基本生产条件,坚持不懈地进行改土兴水和小流域治理。全省兴修梯田2000多万亩,有相当一部分县基本实现了梯田化。同时,千方百计地兴修水利,在旱作农业区建成和正在建设着景电、引大入秦、引洮等一批跨流域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使全省的水浇地面积增加到1500多万亩。

  在此基础上,甘肃省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省不少地方充分发挥地理气候多样性的自然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河西灌溉农业区发展制种、酿酒原料基地;中部、陇东旱作农业区发展马铃薯、中药材及肉牛、羊生产;陇南山区种植油橄榄、花椒等特色农产品……

  2003年,甘肃农业科技人员对普通的地膜覆盖技术作了大的改进和革新,研究出具有明显抗旱增产双重功效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一技术被誉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采用这项技术种植玉米可增产35%以上,平均亩产500公斤,最高可达1000公斤;种植马铃薯可增产30%以上。

  目前,甘肃省已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面积1258万亩。2011年,全省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增产,粮食总产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15万吨,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的历史性跨越。

  截至2011年,我国在西北、东北、华北8省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增产效果明显。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写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被动抗旱的局面,正在引发着旱作农业发展的重大变革。

  今年上半年,甘肃省生产总值增长13.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4.73%,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7.9%,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兰洽会,签约资金总额达到创纪录的4600多亿元。甘肃,已经走上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7日 14:3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汪蛟龙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