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人民日报:抗击非典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开栏的话

  回眸十年,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跃上了发展新高点。一幅幅图景、一项项工程、一组组数据,展示着十年的辉煌,讲述着十年的艰辛。最可宝贵的是亿万人民的创造活力,是坚定不移的道路,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是风雨中的沉着奋进,是平凡中的默默坚守。十年岁月,一起走过;十年辉煌,共同造就。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十年回眸·重大事件亲历”系列报道,从重大事件亲历者的视角出发,讲述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分析事件对改革发展产生的影响,揭示其中的原因和规律。在寻找曾经感动过我们的记忆中,凝聚起创造未来的力量。

  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突如其来,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考验着党和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年之后再回首,非典已逝,记忆犹新。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抗击非典,经历了哪些关键节点?积累了哪些经验教训?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近日,记者采访了时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兼常务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强。

  “不怕记者提问题,就怕记者提不出问题。越是尖锐的问题,人民群众越关心。只要坦诚地回答,就会取得大家的信任,效果反而更好。”

  2003年4月20日下午3点,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关于非典疫情的新闻发布会。一张陌生的面孔,意外地出现在中外记者面前。他,就是高强。

  当天上午,高强刚刚被任命为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此前,他的身份是国务院副秘书长。即将面对中外记者,高强感到压力很大。行前,高强向国务院领导请示新闻发布会“口径”。国务院领导明确“授意”: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承认工作中的不足,敢于承担责任,给群众以信心,显示政府的决心。

  高强回忆道:“国务院领导告诉我,新闻发布稿是经过审定的,按此发布。至于回答记者的问题,可以自由发挥。”

  在新闻发布会上,高强说:“5天以前,卫生部公布北京确诊病人是37人,现在是339人,增加了302人。但这302人绝不是在这5天内出现的病人,而可能是10天以前、20天以前已经发病了,住在某一个医院里,但是并没有发现。现在把过去没有发现的病例找出来,如实地向大家报告,这是中国疫情统计制度的一个进步。”

  此前,外国媒体报道,中国政府公布的非典疫情数字远远少于实际,是在故意隐瞒疫情。高强认为,政府并没有故意隐瞒疫情,而是由于北京的医疗机构分属地方、部委和军队等不同的系统,信息渠道不畅,非典疫情暴发之初,没有一个部门能够掌握全面的情况。

  同时,他还告诉中外媒体记者:“在北京是不是安全,由大家自己来判断。”这一说法,和此前“北京是安全的”的调子明显不一致。

  当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时,高强感到意犹未尽,破例允许记者再提几个问题。

  高强说:“不怕记者提问题,就怕记者提不出问题。越是尖锐的问题,人民群众越关心。只要坦诚地回答,就会取得大家的信任,效果反而更好。”

  “当时,我不能说北京是安全的,因为老百姓对是非曲直是有判断力的。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北京是疫区,还能说是安全的吗?我们越说安全,老百姓就越感到不安全。我如实地告诉疫情的严重性,同时把政府采取的措施说清楚,人民群众才会有信心。”高强说。

  高强回忆,4月20日下午两点多,他在前往国务院新闻办的路上,北京市还在向他报告最新变化的疫情数字。从第二天起,原来五天公布一次疫情的惯例,改为每天公布一次。

  “当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人民群众希望及时了解真实情况,体现了对国家的关心。政府应当坚持公开透明,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大家。从法律上讲,这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因为公众有权知道真相,并监督政府工作。从执政方式上讲,这是坚持群众路线。政府不仅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如果认为只靠政府工作就能解决问题,而不愿意组织和依靠群众,就会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高强说。

  “一旦有了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和支持,再大的难关也能攻克。”

  2003年4月24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这是抗击非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一场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波澜壮阔地展开。

  5月初,高强陪同国务院领导到北京郊区农村考察,车队刚到村口,就被农民拦住了。农民说,汽车不能进村,只允许少数几个人登记后才能进入。高强察看了村里的登记本,发现详细记录着每个出村、进村人员的姓名、年龄、住址、健康等信息,有发热症状的一律不准进入。高强说:“虽然考察途中出现了一点小意外,但这恰恰说明,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了。一旦有了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和支持,再大的难关也能攻克。”

  为了切断传染源,北京市分批对重点疫情场所采取隔离措施。到5月底,全市先后被隔离的非典密切接触者达3万人。被隔离者积极配合政府采取的措施,而隔离区外的人们则主动关心、帮助被隔离者。

  高强记得,在北京首个隔离区——北大人民医院隔离带外的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中国结、黄丝带、千纸鹤和心形卡片。一名小学生的妈妈染上非典,爸爸在医院隔离,她独自在家里隔离。在离开父母的日子里,邻居每天准时送来饭菜,老师、同学纷纷通过电话安慰和鼓励她。

  抗击非典,使亿万民众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最困难的时候,广大人民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北京佑安医院有一位志愿者叫王兰,她是一家珠宝店的老板,平时几乎不做家务。但是,她主动请缨做义工,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危险,当了一个月的非典定点医院保洁员。

  高强认为,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政府首先想到的应当是群众,既要关心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又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因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中坚力量。非典初期,疫情之所以蔓延,主要是因为防控工作只停留在医疗卫生系统内部,没有组织群众群防群控,从而使工作陷入被动。当全民参与抗击非典形成了巨大洪流,抗击非典工作就迅速由被动转为主动,这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到了5月下旬,北京的疫情数字急剧下降。从6月2日以后,北京就没有再出现新发病例。医学专家认为,非典病毒的潜伏期最长是20天,20天内没有传播,疫情基本就得到控制。成效证明一切,事实让高强更有信心和底气。

  有位外国政要公开宣称,中国战胜非典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但是,从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到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双解除”,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中国攻坚克难的能力,再次让世界惊叹!

  2003年“五一”那天,高强在上班途中从车窗往外看,宽阔的长安街空空荡荡,行人稀少,没有了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既感到疫情的严重,又感到责任的重大。

  有位外国政要公开宣称,鉴于中国公共卫生的落后状况,战胜非典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这句话深深刺激了高强。当时,世界很多国家已经中断了和中国人员的往来。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两年,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而且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此间,有一位外国的交通部长来访。高强在会谈中表示:“目前北京非典疫情比较严重,对部长先生此时访华表示钦佩。”没想到,这位部长诙谐地说:“我不认为北京的非典威胁,比我们国家汽车的威胁更大。”这句话给高强增加了信心。

  6月20日,高强赴吉隆坡参加世界防治非典大会。高强向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提出,希望解除北京旅行警告和摘掉北京非典疫区的“帽子”。布伦特兰说,只要北京的疫情控制情况符合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将予以认真考虑。

  高强飞回北京,已是次日凌晨一点多。他立即在卫生部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有关工作。经过核实,北京住院的非典患者虽然还有100多人,但仍有症状的仅37人,其余都是住院康复的。当时,北京已经连续20天没有新发病例,传染链都得到有效控制。第二天上午,卫生部就将核查情况报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并要求派人核实。

  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北京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明显缓和,已符合世卫组织有关标准,因此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时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这标志着中国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从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到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双解除”,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这一速度,超乎预期。中国攻坚克难的能力,再次让世界惊叹!

  当天下午3点,高强再次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这一次,他的心情与4月20日那场新闻发布会截然不同。他的开场白充满诗情画意:“今天早上,我就感到北京的天空格外蓝,北京的空气格外清新,北京的太阳格外灿烂,今天应该是一个好日子,应该值得记住的日子。”他用了五个“不能忘记”,表达了对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工作者、国际社会、新闻媒体的感激之情。

  晚上,高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即兴写了一首《满江红》:

  “癸未年初,春来慢,乍暖犹寒。清平日,蛰虫突变,乱我中原。瘟情如潮卷南北,硝烟遍地染河山。问苍穹,何时定风波,天下安。

  东风唤,赐利剑;赴疆场,战凶残。赖万民相助,何惧狂澜。人生能有几回搏,哪怕马革裹尸还。唱一曲,壮士别燕丹,奏凯旋。”

  高强说:“党和政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宁可牺牲经济利益,也要保护人民健康。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成为抗击非典成功的基础。”

  他指出,非典肆虐,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人民,都是一场灾难。然而,只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灾难就可以转变为财富。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新世纪中国遭遇的最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斗争中,党中央、国务院不仅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而且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记者 白剑峰)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1日 03:11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