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铸就西部边陲铁脊梁(故事·十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北塔山牧场畜牧三连的群众护边员与北塔山库甫边防派出所官兵一同巡逻在中蒙边境。

“孙龙珍民兵班”的姑娘们。

马军武夫妇在哨塔守护边境。

项瑞芝(左)在查看人工草地生长情况。

  “孙龙珍民兵班”的姑娘们,担负着祖国最西端120公里边境线的巡逻任务;雪海孤岛上的“夫妻哨”,20余年巡逻总里程近20万公里;边境牧场老支书,31年坚守富边、固边、守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守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讲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他们,是边境线上的生命界碑,半个百姓半个兵,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他们,是边陲热土开发建设的脊梁,在亘古高原上开垦出千秋伟业。

  屯垦戍守的新“木兰”

  人物:农九师一六一团十二连“孙龙珍民兵班”

  在祖国最西端中哈边境线的巴尔鲁克山之间,有一个以孙龙珍烈士命名的民兵班。民兵班的姑娘们扎根边疆,忠实履行戍边维稳的神圣使命。

  “孙龙珍民兵班”担负着120公里边境线的巡逻执勤任务。这里地理环境复杂,长途巡逻要翻越几座大山。为保证边境安全,她们沿铁丝网巡逻,边境线上布满了骆驼刺和扎人的索索草,沾在衣服上、刺入肌肤无比痛痒,冬天巡逻时,还常常会掉进雪坑。即使这样,“孙龙珍民兵班”每月都要配合边防连队进行一次长途巡逻,每年还到边防部队进行一次冬季联防联训。

  近年来,这个班走过5万公里巡逻路,沿途开展“‘孙龙珍民兵班’国防教育边境行”活动,把国防教育课堂设到田间地头、高山哨所、中小学校和居民点,累计为当地群众宣传边防政策8000多场次。

  2007年冬季,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从巴尔鲁克山上倾泻而下,正在与边防官兵联训的女民兵被风雪包围,带队训练的边防连干部说:“风雪太大了,女孩们根本受不了,全体带回!”姑娘们却坚持把课目训练完。回到宿舍时,姑娘们的双脚冻得连袜子都脱不下来。

  女民兵杨燕刚到民兵班时是一个白白净净的长头发姑娘。到民兵班3个月,皮肤晒成了小麦色,长发变成了短发,一只手能拎起满满一桶水往返于水井与大棚菜地之间。现在仍然在边境团场工作的老一辈女民兵周继红说:“民兵班训练骑乘射击,牛、马、牦牛都要会骑,跟男人一样赶着牛马羊群浩浩荡荡去几十公里外放牧,晚上还要学习。每天下田劳动,到牧场放牧,去边境巡逻,大家忙得根本没时间打扮自己。”

  “我爱祖国,我爱边疆,富饶的巴尔鲁克山是我放牧的地方,这里是毛主席给我指定的战斗岗位……”“孙龙珍民兵班”是边疆屯垦戍边大军的缩影。他们戍边强边、永不退役,他们铸剑为犁、开荒种田,为这片美丽土地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

  国境线上的“夫妻哨”

  人物:马军武、张正美 农十师一八五团林管站职工

  农十师一八五团地处我国西北端的国境线上,因这里有“路到头、人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田到头”之说,也被誉为我国“西北边境第一团”。

  在距“第一团”团部25公里、位于边境线上的桑德克哨所里,有位不平凡的守边人,一八五团林管站职工马军武。

  1988年,马军武成为一名军垦战士。就在这一年的4月23日,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界河阿拉克别克河发生特大洪水。为防止国土受损,185团军垦战士们迅速投入到抗洪守土的战斗中。5月8日凌晨,经过16天的昼夜奋战,防洪大坝胜利合龙,国土安然无恙。

  此后,为了防止类似灾害再次发生,上级决定在界河边建立桑德克民兵哨所,19岁的马军武走进了桑德克哨所。

  冬天,桑德克哨所是雪海孤岛,气温达零下50多摄氏度,由于积雪阻隔,这里的人出不去,外边的人进不来;夏天,这里是世界四大蚊区之一,一种学名叫蠓的小蚊子,最多时每立方米能达到1700多只……

  远离城镇、远离村庄、远离人群,没有电、没有电视、没有广播,几个月见不到外面的人。刚到哨所的时候,马军武带着几分好奇,每天观察河水、检查河堤、巡边护林,重复着规定的工作和巡视。可时间长了,做完每天必做的事,余下的就是孤独和寂寞。

  就在快要不能承受寂寞之重的时候,1992年马军武迎来了他的爱人,同是军垦第二代的姑娘张正美。从此,对马军武而言,哨所又多了一重含义:“在边防线巡逻,看到远处悬挂的五星红旗,就看到了家。”

  有人给他们算过一笔账:20余年间,马军武与同是战友的妻子张正美在中哈界河阿拉克别克河桑德克2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走了近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圈,磨破了270多双胶鞋,穿烂了40多套军便装,记录了27本边情值班日志。

  31年守边的老支书

  人物:项瑞芝 农七师一三七团阿吾斯奇牧场党总支书记

  在农七师一三七团阿吾斯奇牧场,职工们常说:“下雪了是雪灾,不下雪是旱灾,刮风了是风灾,这里是个无灾也是灾的地方。”

  1981年,项瑞芝从部队转业到阿吾斯奇牧场,一干就是31年。31年来,他自学畜牧养殖技术,从放羊开始,当班长、排长、连长,一步步走上党支部书记的岗位。31年来,牧场先后有八任场长离开,而他却依然坚守在这里。

  2009年12月下旬以来,阿吾斯奇牧场遭遇了60年不遇的风雪灾害,草原平均积雪0.4米。牧场党总支一班人分成4个组,对分布在4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48个“冬窝子”挨个进行走访,了解牧工们的受灾情况。项瑞芝一组负责的是距离场部最远的十四连。他带领5名干部和15名民兵,采用马驮、人背等办法,给这个连队送去面粉、被褥、大衣。

  2010年初冬的一天,项瑞芝接到报告:牧工陶小兵和他的羊群被风雪吹散,下落不明。他立刻带领10名党员干部,冒着暴风雪开始寻找,终于在距离牧场十多公里的一个小山沟里找到了陶小兵和他的羊群。这时,陶小兵已被冻伤,而在风雪夹裹中的羊群怎么赶也不走。项瑞芝派人送陶小兵回牧场,他自己留守羊群。整整9个小时,待风雪减弱后,他才把羊群赶回牧场圈舍。

  近年来,一三七团在阿吾斯奇牧场实施了危旧房改造工程,先后建起了82套住房。“当时,妻子希望我能留一套冬天背风、便于拉卸饲草料的房子给自己。”项瑞芝回忆道,“可是我清楚,这是牧工们盼了多年的安居房,不能因为照顾自家影响大家利益。”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位于上风口的房子。

  多年来,项瑞芝带领支部一班人开展致富帮扶活动,许多牧工家庭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最高的达到60万元。想走的职工留下来了,外出务工的职工子女也回来了。牧场职工富裕了,边境线也更牢固了。(胡仁巴 侯万里)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2日 05:12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