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记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教师闫桂珍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绿色的毛衫袖口上沾满粉笔灰,脚上那双平底黑色皮鞋也饱经风霜。个子不高,微驼着背,教室里的闫桂珍老师看上去貌不惊人。

  坐在闫桂珍身边,记者注意到,她右边脸颊上,有几块清晰的深褐色疤痕。那是前段时间闫桂珍给家里瘫痪的弟弟做早饭时,因为着急赶学生的早读,不小心将滚烫的油溅到了自己脸上。这天早上7点,早读开始的时候,闫老师依然准时出现在了教室门前。

  “当时闫老师脸上连片的水泡,闫老师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做饭烫的。她对‘这点小伤’满不在乎,因为她觉得这又不影响上课。”高三一班的于帅洁对自己班主任的“不当心”心疼又生气。

  后来还是班里的学生偷偷溜出去帮她买来了烫伤药膏。“半个多月了,现在都好多了。”闫桂珍不好意思地笑笑。

  只要不耽误上课,闫桂珍什么都不计较。算上自习,闫桂珍一周要上大约40节课,一学期差不多1000节课。

  环顾闫桂珍的办公室,角角落落都塞满了卷子和辅导材料。拉开柜门,蹦出两大包药。双黄连、银翘片、感冒胶囊,都是些常用药。可一个人哪能用得了这么多?闫桂珍解释说,都是给这帮孩子备的。

  闫桂珍提到自己的每个学生都很得意,这个是“电脑专家”,那个是“演讲家”,每个孩子都是“发光体”。而这两包药,让闫桂珍想起了一个曾经让她十分揪心的孩子。

  他是闫桂珍07级学生当中的一位。高二文理分科时,到了闫桂珍带的文科班。一到班里,闫桂珍就发现,这个孩子喜欢独自坐在角落,不爱理人。有时还会出现过激的情绪和行为。“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就撕卷子,然后拿衣服把自己蒙起来。”回忆起来,闫桂珍仍然皱着眉头。

  闫桂珍很担心,多次叫他到办公室谈心,却是费尽唇舌一无所获。于是闫桂珍安排班里的班干部多关心、注意他。有天上课班干部来跟闫桂珍报告,这名同学没来上课。闫桂珍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骑着自行车满世界找。顶着冬天刺骨的寒风,闫桂珍一遍遍在东湖、广场等他可能出现的地方反复寻找,终于在马路边上找到了独自看书的他,闫桂珍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虽然不知道这名学生自我封闭的原因,闫桂珍依然想尽办法带他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班里组织活动,闫桂珍一定点名让他表演节目,还让班干部时常给他“派活”,让他始终不游离集体的怀抱。慢慢地,冰山被融化,这名学生变得开朗,毕业时顺利地考取郑州的一所军校。闫桂珍欣慰地说:“到现在,学习、工作上的进步,生活中的烦恼,他都会打电话来和我说。”

  高考过后,这名学生也向闫桂珍打开了当初的心结。他来自酒泉农村,初到城市本身就不是很自信。一次,他和其他几个城里孩子一起迟到了,老师却独独批评他一个人,让他觉得不解和愤怒。日积月累,孩子再也不愿和别人交流。

  一次考试中,他感冒了,当时恰是闫桂珍监考,她就替这名学生倒了一杯水,拿来感冒药,让他吃下再考试。

  “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闫老师都是一视同仁,从来不会因为学习成绩或者家庭背景而对谁另眼相看。”于帅洁告诉记者。

  闫桂珍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觉得被集体、老师抛弃,也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

  酒钢三中团委书记毛学秀曾经和闫桂珍一起搭班代课,他发现,闫老师的生活很简单,馒头咸菜、开水泡饭,就是一餐。许多时候,为了按时给学生上晚自习,闫桂珍咬两口大饼,就进教室上课。

  “但她给有困难的学生花钱却从不吝啬。交不起学费,她垫;买不起参考书,她帮;自行车丢了,她买。”

  “这么些年,为学生,闫老师真的不知道捐出去了多少钱。”毛学秀说。因为带过的学生成绩优异——毕业班培养出了3名甘肃省文科高考状元,所教班高考语文成绩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分15分以上,高考升学率均在90%以上,其中连续三年达到100%,闫桂珍赢得过许多荣誉,但是有“实惠”,闫桂珍却从不会自己留下。

  今年的9月5日,在嘉峪关市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闫桂珍捧得嘉峪关市“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特殊贡献奖”,奖金20万元。“我打算拿这些钱做一个基金,嘉奖优秀的年轻教师,资助上不起学的孩子,奖励成绩突出的学生。”闫桂珍掰着指头算了又算,就是没给自己余下一分。

  刚当选为十八大代表的闫桂珍对教育、对学生的那颗心始终赤诚。每每走上钟情的三尺讲台,闫桂珍就充满了激情和能量。“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就别当老师。”她说。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4日 20:07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