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科技馆办公室(党办)主任钱岩:架起科学与大众的彩虹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钱岩在辅导孩子们操作展品。

  走进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中国科技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笑脸:他们会主动向观众介绍科技相关情况,解答观众提出的各类科普问题,他们的名字叫“科技辅导教师”。

  钱岩,就是这150名科技辅导教师中的一员。作为一名有着21年党龄的党员,她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微笑和热情在科学与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桥。

  “我们的责任就是点燃孩子们想象力的火花”

  “孩子们到科技馆来,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这时候我就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问到点子上了,说明你动脑子了。”钱岩笑着告诉记者,“这一句鼓励也许就会激发出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一次,一位小观众在参观时,对古代科技展厅的一件展品提出了不同意见。钱岩没有急着否定他,而是说:“这样吧,你回去查一下资料,我也回去查一下资料,咱俩谁先查到了,就先告诉对方。”

  3天后,这位小观众通过电子邮件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发给钱岩,还说周末要再来科技馆看这件展品。“他的这个做法让我特别感动,我们的责任就是点燃孩子们想象力的火花,我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钱岩说。

  “辅导教师要做传递知识与爱的导体”

  “2010年5月29日,我们来到了中国科技馆。在科学城堡里有一个小项目叫‘小工地’,我们在这里盖房子,盖了半天我们急得满头大汗,但是老师帮助我们盖房子,终于把房子盖好了。”

  日记的作者是青海玉树红旗小学的梁思玉。当时,玉树地震刚过去一个多月,梁思玉和其他5名小学生应邀到中国科技馆过儿童节。当时负责接待孩子的曲胜东回忆:“细心的钱岩很快就发现,这些孩子都对盖房子的项目最感兴趣。她一边和他们聊天,一边帮他们盖房子。她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发自内心,特别真诚。”

  “科技馆里的辅导教师要做一块导体,传递知识,传递爱心。”这是钱岩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2010年起,中国科技馆面向社会开展招募8—11岁的“小小志愿者”活动,钱岩和同事们精心组织了面向社会的推广工作。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当上“小小志愿者”之后,与人交往和表达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注重发挥团队的作用,才能让观众真正受益”

  中国科技馆新馆自2009年9月16日开馆以来,接待中外观众近1000万人次。“注重发挥好辅导教师团队作用,才能让所有观众真正受益。”钱岩说。

  在新馆开馆前,他们向社会新招聘了近100名新人,这些人之前都没有从事科技辅导工作的经验,需要从头开始培训。

  钱岩带领辅导教师团队编写了近1000件展项的中英文讲解资料,共计70多万字,在短短3个月内对新进人员进行了高强度的培训。为了熟悉和适应场馆环境,他们经常要戴着安全帽到工地实地模拟训练,一对一地进行讲解辅导。当时参与培训的辅导教师刘媛清楚地记得:“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要在嘈杂的布展现场进行辅导讲解演练,冒着酷暑一场又一场地排练,高跟鞋实在穿不住了,就光着脚在展厅走位,几乎所有人的嗓子都哑了,脚都磨出了泡,但没有一个人掉队。钱岩每天都带头和我们坚持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记者 姜 洁)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9日 05:1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