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走访“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主驾驶付文韬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十八大代表风采录)在深海舞动龙的梦想——走访“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主驾驶付文韬

  俊朗的面容、干练的身形、休闲的穿着……眼前这位“80”后“十八大代表”,就是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名主驾驶之一付文韬。

  今年7月,“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创造7000米深潜奇迹,国人无不为之自豪,也认识了这名来自湖南农村的帅小伙儿。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驾驭世界最先进载人潜水器的潜航员,虽然只有短短6年时间,但其中的艰辛只有付文韬自己才明白。

  2006年,大学毕业快一年的付文韬仍然住在校园里,一边做兼职一边准备考研。一天,正在散步的他偶然看到了学校张贴出的中国大洋协会发布的载人潜水器潜航员选拔公告,这天也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当时感兴趣的人不少,最后报名的却不多,主要还是因为这个事情当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想到要下到几百乃至几千米的海底去,大家都觉得风险太高。”对付文韬来说,报名参加潜航员选拔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在我看来科学探索本身就是挑战风险,必须要有先行者站出来。”

  进入选拔环节后,付文韬和其他的候选者一道经历了苛刻甚至严酷的各种测试。

  “印象最深的是抗压测试,把候选者关进高压氧舱中,舱内压力设定成相当于18米水深的水平,必须在里面撑45分钟才算合格。”付文韬说,“在高压的环境下,耳膜一阵阵剧痛,差一点就受不了了,还是咬牙挺了过来,但很多人在这个环节就被淘汰了。”

  2006年的圣诞节,付文韬接到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已经通过了选拔。正坐在床上看书的他把书一扔,在床上又蹦又跳,欢呼了许久。

  随后的2年多时间里,付文韬与另一名潜航员唐嘉陵一道接受了复杂而系统的潜航员培训。从船舶、液压、机械、电子和潜水器材料等基本理论课程,到“蛟龙”号各个部件的原理、构造,两人学过的教材摞起来足足有一米多高。

  2010年6月,“蛟龙”号在南海小试牛刀,付文韬作为潜航员下潜7次,深度达到3759米,并首次在海底采集到深海大型海参标本。不仅如此,通过自己摸索总结的海底“之”形、“回”形搜索方法,付文韬两次成功驾驶“蛟龙”号完成海底目标搜索及作业任务,证明了“蛟龙”号海底高精度搜索作业的能力。

  也就是在这次海试中,付文韬突然接到了父亲突发急性脑溢血的消息。一边是进入潜水器关键时刻的海试,一边是刚做完脑部开颅手术,生命垂危的父亲,在亲戚朋友眼中孝顺出了名的付文韬,只能趁着潜水器更换部件的空当,匆匆赶回家看了一眼昏迷中的父亲,便又返回海上继续参加试验。

  付文韬说:“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让爸爸放心的最好方式。”

  一直在用默默工作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他,今年7月,驾驶“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再次大放异彩,不仅首次在7000米深度获取海参样品和类结核矿物样品,还作为联合主驾驶下潜至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深度7062米,并完成海底沉积物和水样样品采集,取得了大量深海海底珍贵生物影像资料。

  如今的付文韬虽然名气在外,生活却依然像上学时一般拮据。由于收入大部分都用来为父亲治病,刚刚结婚的他连一场简单的婚礼都没有举办,小两口租住在青岛市区一套不大的房子里。

  “潜航员,是一个职业,也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他说,“或许这个工作并没有为我带来多少经济上的好处,但我绝不会为选择这个职业感到后悔。”

  从“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凯旋后,付文韬被光荣地推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与海试时相比,他脸上少了一份年轻人特有的张扬,多了一丝来之不易的稳重,高中时就已入党的他早已开始试着用一名“老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不仅要为推动海洋事业出力,还要在民生、反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真正履行好一名党代表的职责。”他说。(记者 罗沙)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9日 17:07 来源:新华网 编辑:汪蛟龙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