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浙江日报社地方新闻中心记者部副主任俞佳友:做“接地气”的记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俞佳友(右二)在基层。资料照片

  不久前,俞佳友回到了他曾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万阜乡。一走进万阜乡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几十位村民就围上来,笑呵呵地告诉他:今年高山蔬菜种植已有3200多亩,“刘基菜园”的品牌越来越响,蔬菜卖得俏,收入节节高。

  无公害高山蔬菜种植,是俞佳友当农村工作指导员时,带领村民搞起来的农业特色产业。如今,万阜乡高山蔬菜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全乡今年人均纯收入7500元,比4年前翻了一番多。

  “贴近群众的记者才有家,融入百姓的党员才有根”

  2009年2月,浙江日报社地方新闻中心记者部副主任俞佳友,作为浙江省第五批农村工作指导员之一,受派来到万阜乡。一年任期届满,面对山乡群众的期盼,他要求继续留任,农村指导员一当就是两年半。

  万阜乡被称作“青田西藏”,8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的2388户村民,零散分布在72平方公里、海拔500多米高的山间。俞佳友遍访山乡农户,挨家挨户聊家常、说困难、话期盼。为了让高山蔬菜运得更顺畅,他们修通了通向蔬菜基地的水泥路。俞佳友还发挥多年当记者信息灵通的优势,依靠新闻媒体的平台,带领乡亲们共奔致富路。

  注册了“刘基菜园”品牌的万阜高山蔬菜,就是俞佳友和村民们共同种下的“摇钱树”。

  万阜乡柘垟村村民刘宝兰还记得,2009年,乡里挨家挨户给村民免费送蔬菜苗木,还开办了干菜加工厂。当年,刘宝兰种菜的收入就有3万多元。尝到甜头后,她2010年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0多亩地种菜,有了品牌的高山茄子,最高卖到3.7元一斤。她说,“高山蔬菜的行情一年比一年好,每年都有好几万元收入。”

  “贴近群众的记者才有家,融入百姓的党员才有根,我将一直行走在路上,永远不停下为民服务的脚步。”俞佳友说。

  “民情快车”办实事百余件,受惠群众30万人次

  结束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重返新闻岗位的俞佳友,一如既往活跃在服务群众的基层一线。

  为了发扬党报联系基层的好传统,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决定打造一个以俞佳友名字命名、“话民生、汇民情、解民忧”的新型工作站。去年6月,“佳友民情工作站”开始运行,成立一年多来,已刊发160多组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发动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众捐款近3000万元,办实事百余件,受惠群众超30万人次。

  今年7月,“佳友民情工作站”在走基层采访中,发现在经济欠发达的浙江部分山区和农村,仍有一些寒门学子考上大学后,无力承担学费。“佳友民情工作站”会同其他省级媒体和有关单位,推出“助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大型爱心行动。一个多月捐款超过2000万元,为2000多位寒门学子筹到学费。

  《那双手,不忍多看——关注大山深处空巢老人洗衣难》、《妈妈,你不要走远——关注留守儿童母亲在家门口找工作》、《谁为那杯水保温——关注环卫工人工作间隙的喝水问题》,“佳友民情快车”推出的一系列基层报道,推动丽水、温州等山区建起1000多所“爱心洗衣房”,让2000多名留守儿童母亲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让3万多名环卫工人工作间隙能喝上热水。

  俞佳友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才是新闻的富矿,这是我前行的方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5日 05:15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