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抗震救灾 民生优先贯穿始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4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世所罕见的一场大灾难,也是对党和政府的一次大考验。最近,四川省常务副省长、省灾后重建办公室主任魏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畅谈了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艰辛历程和切身感受。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四川省一大半区域受灾,其中重灾区达12.5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2961万人。数万群众因震死亡、失踪或身陷绝境,37.5万多人受伤,530多万户住房倒塌或受损,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的倾力支援下,四川经过气壮山河的抢险救援、安置群众的百日攻坚、恢复重建的千日奋战,创造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今年2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魏宏向全国人民报告:汶川地震四川灾区恢复重建胜利完成。

  魏宏说,抗击汶川特大地震和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灾害应对中坚持“民生优先”的宝贵经验。

  震后共从废墟中抢救出8.3万多人,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生命救援奇迹;向全国20个省市转送上万名伤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免费转移救治

  “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巨大创伤,我们必须坚持民生第一的原则,倾心尽力筑起生命安全的屏障”,这是魏宏首先谈到的体会。

  巨灾袭来,救人重于一切。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要全力以赴抢险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出百倍的努力。

  “震后,既要把身陷绝境、险境的广大灾区群众搜救、解救、转移出来,又要紧急救治几十万地震伤员,还要防范、处置灾区各种衍生灾害;而极重灾区不少地方的对外交通、通讯、电力中断,情况确实是万分危急。”回忆起当时的紧急状态,魏宏仍然感慨不已。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的抢险救援工作,第一时间即在广阔区域全面展开。

  全力实施生死大营救。国家组织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公安民警和专业搜救队等30多万人的救援大军,冒着余震频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四川省迅速组织灾区自救互救,派出4万人的地方救援队伍,组织了8万多支、100多万人的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所有救援队伍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震后共从废墟中抢救出8.3万多人,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生命救援奇迹。

  全力开展伤员大救治。震后1小时,四川省委、省政府就向灾区派出了医疗队。“黄金72小时”内即实现了重灾县医疗救援的全覆盖,实现了3.6万名医务工作者的大集结;建立起了应急医疗救治体系,“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政府动用了21次专列、99架包机、1万余台次救护车向20个省市转送上万名伤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免费转移救治。地震灾区累计救治伤病员400多万人次,极高的生存率、极低的致残率创造了灾害应急医疗史上的奇迹。

  全力开展灾害大防治。大地震从来都是灾害链的起点。汶川地震后,为了斩断灾害链,确保百姓安全,国家和四川共投入防疫人员1.6万多人开展应急卫生防疫,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成功处置104座堰塞湖特别是威胁140万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唐家山堰塞湖,创造了世界处置特大堰塞湖的奇迹;对近2000座震损水库、700处震损堤防和1.2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紧急排险,还开展了余震、水污染应急监测和公共建筑安全鉴定等工作,最大程度地确保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避免了因衍生灾害造成二次伤害。

  10天将1500万群众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3个月解决1200万无家可归群众过渡安置,对因灾失去耕地和宅基地的20万群众进行土地调剂和异地安置

  “震后安置难题其实是非常态民生难题,因此必须创新思维、创新工作,解决灾后群众安置这一紧迫问题。”这是魏宏谈到的又一个体会。

  巨灾之后,如何迅速安置受灾群众?历史上,大灾之后极易发生饥荒,出现流民。汶川地震后四川有1500万人需要应急避险安置,1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安置工作堪称世界级难题。

  “省委、省政府紧紧扭住安置好灾民这一主要矛盾,提出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魏宏深有感触地说。省委、省政府把“安民为要”贯穿在整个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始终。

  “震后10天完成应急安置”。震后不到72个小时,绝大部分灾区建立了紧急安置点。在余震不断、道路阻断、次生灾害频发的情况下,仅用10天,四川就将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1500万群众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并最大可能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百日攻坚完成过渡安置”。应急安置难,过渡安置更难。为了确保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国家和四川紧急筹集并向灾区调拨大量生活物资,对灾区700万受灾群众实行3个月临时生活救助,发放临时生活救助金83.8亿元、救助粮30.8万吨。向灾区发放帐篷126万顶,搭建活动板房70余万套。为农村受灾居民每户发放2000元过渡房建设补助,鼓励群众自己动手解决临时住所。仅用3个月时间,就解决了540万户、1200万无家可归群众的过渡安置问题。

  “解决特困落实特殊安置”。特大地震造成了大批孤老、孤儿、孤残,造成了大批地震伤残人员,也造成了大批因灾致贫的家庭。这些群体是救助的重点,也是安置的难点。魏宏说,党委、政府对因灾失去耕地和宅基地的20万群众,进行了土地调剂和异地安置;对因灾造成的孤老、孤儿、孤残等“三孤”人员,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了妥善安置;对因灾造成的特困家庭和人员给予专门生活补助;对因灾致残人员,给予了政策上的长期帮扶。

  “加快恢复重建实现永久安置”。2008年9月,国务院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标志着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展开。此前,四川省委作出了“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决定,提出了灾区“三年恢复重建、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让灾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灾后重建57个重大议题一半以上直接涉及民生,四川灾区恢复重建目标全部达到,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超过灾前水平

  “灾后恢复重建核心是恢复提升民生状态,必须突出民生优先,又好又快建好老百姓家园。”这是魏宏谈到的第三个体会。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应对自然灾害的伟大壮举。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制定了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中央领导同志心系灾区、情系灾区,一次次深入灾区视察指导;各对口支援省市勇挑重担,全力帮助;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主动援助。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为灾区重建增添了无穷力量。

  面对极其艰巨的灾后重建任务,四川省委、省政府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做法,带领灾区人民负重登攀,走出了一条危难中崛起、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魏宏说:“省委、省政府坚持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特别是把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作为核心理念,注重从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入手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在努力实现提升重建和发展振兴中,最大可能地改善民生状态,增进民生福祉。”魏宏介绍,灾后重建3年,省重建委召开过10次会议,研究了灾后重建重大议题57个,其中直接涉及民生帮助的议题占一半以上。

  “我们已向全国人民报告,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四川灾区恢复重建目标全部达到,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超过灾前水平。”魏宏说。

  快速建设城乡住房。各级政府帮助支持灾区群众维修加固住房、修建永久性住房,解决了540多万户、1200多万城乡居民的住房修建问题,提前一年实现了“家家有房住”。

  实施灾区就业促进。妥善解决了20万失地农民异地安置,帮助170多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就业”。

  解决群众特殊困难。对因灾致贫的9524户家庭,1449名孤老、孤儿、孤残人员,2.7万余名地震伤残人员,从政策、制度和工作上给予了帮扶和救助,基本做到了“人人有保障”。

  优先建设民生设施。在142个受灾县高标准、高质量地维修加固和重建了各类学校8283所、医疗卫生机构2292个,新建了一批功能完善的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全面实现了“设施有提高”。

  统筹城乡产业重建。把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 6个重灾市(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震前的1.7倍和1.75倍,全面实现了“经济有发展”。

  如今的灾区,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程度跃居西部前列。

  伟大历史的创造,源自人民群众的深厚伟力,功归引领人民前进的核心力量。魏宏认为,“创造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的人间奇迹,是举国体制的成功,是灾区人民的胜利,充分彰显了党的高超领导水平和卓越执政能力,反映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执政理念、执政能力、执政重心的与时俱进和伟大进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7日 04:44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