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平凡的坚守——记吉林供电公司桦甸分公司送电检修班工人吕清森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吕清森在山林里巡线。

  吕清森穿着迷彩服,风尘仆仆地从“红白线”返回,52岁的他在这条电网线上巡回检查已近33年,每个月得走200公里。

  “红白线”差不多是吕清森职业生涯的全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巡线,洞察线路上的微小变化,及时报告或者自己处理,保证输电线路完好正常输电。巡线很平凡,但33年的坚守则殊为不易。首先是艰苦。“红白线”是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境内红石林业局到白山之间的输电线路,整个线路耸立在长白山脉的林地中,山势陡峭,树高林密,无路可行。其次是寂寞。每个月走200公里的山路,而且是一个人孤独前行。吕清森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自己为自己鼓劲。遇到难行的道路、陡坡,他还自己给自己喊号子,“冲过去、冲过去”。

  平淡的巡线工作,吕清森却把它做得颇见技术含量。输电线路是否存在隐患是靠人工观测的,为了克服人工巡线的盲点,吕清森首创了“采光巡线法”、“之字形行走巡线法”。他的工具是望远镜,线路在不同方向和强度的光照下,显现不同的反射,如果有问题,通过不同的反射光就能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摸索这种变化的规律,他常常在线损换线时现场查“症状”。夏季雷击、冬季覆冰都是电力设备的大敌,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事故点至关重要。吕清森33年里共发现大小隐患5308起,其中重大隐患上百起,避免重特大倒杆、断线事故16次。

  吕清森的坚守情结传承自他的父亲。1979年,吕清森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巡线工,接的就是父亲的班。“父亲像发奖章一样将望远镜挂在我的脖子上,对我说,‘我把守护了一辈子的线路交给你了,木头杆时我都给看住了,如今是水泥杆,你可一定得看好喽!’父亲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向我交代‘红白线’,那是他的命……我承担的是父辈的嘱托,还有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从木头杆到水泥杆再到铁塔,33年来,吕清森经历了电力事业的一次次巨变。如今,吉林供电公司为“红白线”安装了“千里眼”——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坐在“家里”就能随时随地了解线路运行情况,但吕清森仍然坚持现场巡视,还组织义务护线员成立了“吕清森共产党员服务队”,希望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8日 08:15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