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海外护航 为国为民挺进远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首次向亚丁湾派出护航舰艇编队,为过往的中外商船保驾护航,开启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新征程。第五批护航编队政委、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陈俨少将,亲自参与和见证了中国海军护航的全过程。他说:“作为和平年代的军人,能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我人生最值得自豪的宝贵经历。”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中国海军已先后派出12批30艘次舰艇执行护航任务

  赴亚丁湾护航,不是一般意义的“远航”,而是以国家实力为坚强后盾的非战争军事行动。陈俨感慨:对于中国海军而言,它意味着远海战斗能力的实质性跃升,意味着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国际舞台的精彩亮相和真切担当。

  陈俨向记者介绍,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东连阿拉伯海,西经曼德海峡,是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要冲,每年从这里经过的船舶在4万艘以上,是世界著名的“黄金水道”。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这里海盗出没、险象环生,给世界各国远洋运输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昔日的“黄金水道”变成了“死亡之角”。

  商船是被搞怕了。这条让人恐惧却又不得不走的海上通道,便有了另一番景观——商船纷纷自我武装,以备不测。有的商船在四周架设高压水龙头,一路航行,一路水花飞溅。有的干脆焊上铁丝网、高压线,以期关键时刻能够自卫。自制汽油瓶、重物桶、燃烧弹之类的土造“武器”更是每船必备,自制的钢盔、盾牌、火炬和长矛等一应俱全,真可谓“土法上马、全民皆兵”了。

  面对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自2008年6月起,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4个决议,敦促各成员国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行动,并于2008年12月16日一致通过第1851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参与打击索马里沿岸的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

  为了打击海盗,北约、欧盟、俄罗斯等组织和国家纷纷派出军舰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一时间,中国是否应该派出海军舰艇保护我们国家的航运安全,引起国内专家、学者和广大民众的热议。尤其是在中国渔船和货船频频遭劫的情况下,举国上下热切期盼中国海军出兵亚丁湾!

  2008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宣布派海军舰艇远征亚丁湾。12月26日,由南海舰队“武汉舰”、“海口舰”和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也是我海军首次在远海执行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从首闯“陌生海域”到“护航常态化”,中国海军已先后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出12批30艘次舰艇执行护航任务,为中国商船安全通过亚丁湾筑起了安全屏障。陈俨说:“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国际和地区安全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民海军也在我国和平外交的舞台上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派出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与各国海军一起维护海上国际通道的航运安全,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又一重要贡献,更是中国海军战斗能力大幅跃升的重要标志。”

  经受住“五大考验”,与当代海上最难解决的国际毒瘤斗争,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判明、早机动、早隔离、早驱离

  对于中国海军而言,近四年的护航行动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陈俨从政治、能力、保障等方面阐述了“五大考验”。

  经受了政治上的考验。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本身不单是军事行动,还是国家行为,政治性、敏感性、涉外性都比较强。通过护航实践,护航编队全体官兵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经受了陌生海域的考验。周边环境、海况特征、水文气象等都很陌生。通过护航,我们收集了相关数据,深入了解了任务海区,执行任务更加心中有数。

  经受了融入国际护航机制的考验。了解、熟悉国际护航行为准则,从容、顺畅与国外护航力量交流合作,在信息共享、通信联络、联合护航等方面与多国海军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

  经受了远洋综合保障的考验。持续高强度在远离岸基的陌生海域组织后勤、装备保障,使我们积累了远海综合保障经验。

  经受了海上长期生存能力的考验。在全封闭的狭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空气流通不畅,新鲜蔬菜和淡水供应受限,不间断昼夜高度戒备,使人员的思想、心理、生理上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护航编队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官兵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不要以为海盗仅仅是一群乌合之众。”陈俨告诉记者,如今,索马里海盗被一些庞大且分工细密的组织所管理和控制。他们有现代通信手段,指挥中心与海上行动单元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有精良的装备,单兵武器也日益重型化,从海岸营地的豪华越野车、步战车、加油车到海上工作母船一应俱全。

  他们还有发达的情报网络,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情报人员收集各国商船航行信息,并预先筛选出可攻击目标。他们有后方基地,为海上行动船只和人员提供补给和休整保障。他们有完整的“业务”链条,从海上劫持、谈判中介、赎金收取到人质移送,都有“专职人员”负责,甚至形成了所谓的“海盗文化”。各种“行规”使索马里海盗迥异于史上任何时期的海盗,从分工协同、人质管理、谈判方式、家族和团伙关系、赎金分配和善后事宜,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凡此种种,使索马里海盗日益猖獗,将这古老的犯罪模式演绎成当代海上的最难解决的国际毒瘤。

  陈俨说,护航行动组织的要点就是要立足一个“早”字——早发现、早判明、早机动、早隔离、早驱离。瞭望和观察是最为首要和关键的环节。执行瞭望任务的战士要冒着40多摄氏度的酷暑,在舱外不间断地寻找一切可疑目标。每刻的观察都是用望远镜一寸一寸地搜索海面。

  不仅舰艇要走向远方,官兵也要能“走向大洋”,与多国海军进行联合演练,展示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中国军人形象

  说起军人,人们往往想起那冷凝目光和孤寂身影;或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血与火的撞击。而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陈俨不仅看到了反海盗第一线的紧张与危险,见证了海军官兵的十八般武艺,也触摸到了当代青年军人的另一种面孔、另一种形象和另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中国军人见多识广,知书晓礼,心中没有了拘束,却拥有坦然和自信。”陈俨如此说。

  在亚丁湾,常年保持有40多艘各国护航军舰。中国海军与俄罗斯、韩国等国海军多次进行反海盗联合演练,还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军开展了登舰互访和信息合作,拓展了军事外交的手段和领域。率先提出了“军民携手共创平安航道”倡议和“维护海洋环境,共创环保航道”倡议,得到各国军舰和过往商船的一致认同和积极响应。

  “一个现代化的海军,不仅舰艇要走向远方,官兵也要能‘走向大洋’。”陈俨说。中国海军护航舰艇停靠外国港口休整补给或是到达出访国港口,是展现中国海军官兵良好形象,弘扬中国文化、扩大中国影响力的大好机会。我们不仅把当地的华人华侨和各国友人请过来,参观舰艇、叙谈友情,而且鼓励官兵走出去,熟悉到访国民风民俗及文明、文化。

  陈俨说,“巢湖舰”四级军士长夏春培被人称为“出访专业户”,曾随军舰去过20多个国家。早期军舰出访,大都是出去见世面的。官兵每到一处总会购买一大堆“外国货”。但如今不一样了,官兵更多地是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对两国关系和两国海军业务上的交流更感兴趣,在交流中也不再是被动应答了。官兵大都会主动提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尉李昌俊,不仅擅长萨克斯、长笛、葫芦丝等乐器,而且对西方古典音乐也颇有心得,在甲板冷餐会上,能够和几位外军军官侃侃而谈贝多芬的交响乐;一身肌肉的特战队员王国亮用萨克斯吹奏了一曲《喀秋莎》,竟让俄罗斯大使夫妇激动地相邀握手。

  陈俨告诉我们,在缅甸仰光孔子课堂从事中文教育的教师钟娜娜观察到许多细节,来访的中国海军官兵不论什么时候,脚上的那双皮鞋都是锃亮的,那身洁白的军装都是整洁的,那裤缝熨烫得有棱有角,帅气的军人行礼如仪。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很少接触中国军人。没有想到你们这么有素养、有礼貌、有内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的护航官兵是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中国军人。”陈俨颇为自豪。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3日 04:04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