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十年思想建设持续“铸魂”——思想坚定向未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一个人是要有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一个政党要重视“铸魂”,“魂”不强则党难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力推进理论创新,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将科学理论送入亿万群众心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第二次飞跃

  我们党91年的历史表明,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高度重视理论创新,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这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均前所未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充分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创新方面的旺盛活力,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

  2007年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引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因此有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正确的行动指南,众志成城、披荆斩棘,中国奇迹因此光耀世界,中华民族因此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理论武装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这是我们党于历史中形成的重要经验。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干部队伍的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高度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尤为紧迫,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迫在眉睫。

  10年来,党中央相继采取一系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战略举措。2003年6月,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2004年11月,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2008年9月,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2010年,中央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10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深刻锻造着党员干部的思想,而科学理论一旦为广大党员干部所掌握,即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跨越前进的强大力量。

  理论普及

  将科学理论送入亿万群众的心坎

  “价格贵不贵,要看摊位费”、“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如果没有亲自阅读,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些话语出自一本理论读物。

  长期以来,理论读物往往被贴上“晦涩难懂”的标签。而近期出版的《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一书,以通俗易懂的表达、贴近群众的内容,不仅解释“怎么看”,而且揭示“怎么办”,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行销市场。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党中央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积极探索理论走向大众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普及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阐释,架起了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

  围绕中央重大决策和重要精神开展集中宣讲,组织由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中央宣讲团分赴各地宣讲,是近年来理论工作的一大创新。各次党代会和中央全会之后,各地各单位分别层层组织高规格、大规模的宣讲团,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学校等开展宣讲,极大地推动了干部群众思想的统一和力量的凝聚。

  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把真情实感渗透到理论和政策的宣传阐释之中,在站稳大众立场的基础上,理论大众化的这十年可谓成效卓著、硕果累累。(记者 李章军)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05:32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马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