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在过去的十年里,三峡大坝已横跨长江天堑,发出的电能照亮了半个中国。因为三峡这个超级工程,很多和它有关的人也有了传奇般的经历,《走基层 我这十年》,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叫石清华的水电机组设计师。
在东方电机的水轮机试验室,我们见到了和工人们正在忙碌的石清华,也见到了一个世界之最,刚刚出炉的100万千瓦水轮机转轮模型,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
然而在10年前,中国设计制造水轮发电机组的最大单机容量只有32万千瓦,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是30年。
1997年,三峡左岸首批14台70万千瓦机组进行国际招标时,中国企业由于不具备设计制造能力被拒之门外,14台机组全部被国外企业独揽。
技不如人,就会受制于人,三峡左岸的水轮机是国外进口,右岸能否实现中国制造?1999年国家先后派出数百名技术人员到国外学习,石清华也是其中之一。2001年从加拿大学习回国后,年仅36岁的石清华成为了水轮机研发的带头人。2002年3月三峡左岸首台水轮机转轮进行安装调试,然而在进行稳定性能试验时,问题发生了。当机组功率达到某个特定值时,水轮机就会强烈振动,使机组无法正常工作。国外专家给出的答复是振动无法解决,因为这是几十年来都没有解决的世界难题。
石清华认为,这种振动主要来源于转轮叶片设计本身。经过近万次的试验,一年后,世界上第一个无特殊振动的水轮机转轮面世了,这项中国研发的技术震惊了国际水力发电界。2004年三峡右岸12台机组进行国际招标,中国企业首次拿下了8台机组订单,不仅技术优于外方,而且每台机组价格也比国外便宜了近亿元。为了直观地显示国产机组运行的平稳程度,水电专家采用硬币进行了测试。
三峡机组国产化技术研发的成果,在硬币对比实验中,优势一目了然。石清华说,10年前他的愿望是中国装备、装备中国,10年后,中国装备已经开始装备世界。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