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十八大报告解读:顺应期待 增进福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3万言的十八大报告,科学发展是纵贯全篇的主题,人民福祉则是力透纸背的最高价值。亿万人民对十八大的殷切期待,在这个最大亮点中得到全面回应;我们党造福人民的不变信念,在这份厚重报告的庄严承诺中得到生动彰显。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的开篇号召全党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在报告的终章要求全党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强调发展的价值、确立奋斗的目标上,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取向。而在改善民生的具体部署中,更以“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归依。

  今天,从百姓生活的角度看,我国发展已经进入“人民期盼过上更好生活”的新阶段。扪心自问,这10年“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确是事实,“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并未虚言。但福祉的期盼与追求永无止境,由此构成了发展和前进的动力。也正是在民生改善的基础上,人民才有了寄予更多期盼的自由,也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和期待。

  人民的期待是党前行的信念依托,主动顺应这个期待则是施政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把握和满足人民的需求,亿万人民就会在党的带领下信心百倍地奋斗和创造。党奋斗的事业归根到底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务必以顺应人民期待为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

  “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报告中,无论是理念还是要求,无论是目标还是部署,莫不都建基于对人民脉搏的准确把握,表达出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不能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的思维,因为人民有新期待。尽管我们的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但不能有“可以歇口气”的想法,因为有13亿这个“分母”。前方的路还很长,实现全面小康还有待艰苦奋斗,实现人民福祉还需立足“基本国情”。这里的关键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全部精力用于为民办实事,把有限资金投到民生亟需领域,把节俭办事作为自身行政的原则。那么,人民就会给予充分的信任,我们也会在人民期待的目光中干得更好。(陈家兴)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9日 05:3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