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科学发展观”正式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将深远影响中国未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继五年前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科学发展观于8日公布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正式列入指导思想是党的政治大事件,对于党的全局工作具有方向性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对新华社记者说,科学发展观势必贯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对中国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最好坚持、实践和发展,也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实践和发展。

  回顾十年,中共提出科学发展观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凸显的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让中国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发展。

  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被写入党的文件。

  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内分析人士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形成,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问题既有丰富理论成果的认识升华,基于中国数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新实践的深刻启示,基于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目标的深入思考。

  “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解答了时代课题,而且对未来依然有重要意义。”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季正聚对新华社记者说。

  在持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中,中国也积累了诸多矛盾、问题和挑战,譬如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腐败现象滋生、群体性事件多发,以及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等等。这些矛盾、问题和挑战更需要以科学的发展加以解决和应对。

  世界瞩目的中共十八大正在此间召开,这次会议将为擘画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中国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和规划。“此刻将科学发展观列入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必将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和现实作用。”季正聚说。

  观察者注意到,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报告同时指出,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更加自觉’和‘深入贯彻落实’这两个表述,彰显了中共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迫性的强调。”来自成都的中共十八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志强说。

  中国正在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征途中。“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将为国家发展进程中避免‘走弯路’,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季正聚说。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正式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共十八大代表、四川省电力总公司总经理王抒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代表,他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者也是受益者。

  “我们电力系统近两年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创新,尤其是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进步实现了国内远距离大功率输电,还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一方面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国家能源供给多样化,同时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收获了社会经济双重效益。”王抒祥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形成,给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理论作出了科学的发展和定义,提高了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和合法性。”戴焰军说。

  在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党员莫亚义看来,中共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后,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力量。党的有力领导将保障国家的科学发展,而国家的科学发展也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中共建党9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人民创造举世瞩目的伟业,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党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季正聚指出,未来,科学发展观不仅将继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还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境界。(记者李云路 王建华 海明威 参与采写记者:章利新 蔡敏)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9日 09:42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