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美丽中国”是对民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统计了一下,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这个词用了两次,一个小自然段,94个字。这次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出现了15次,7个自然段,一共1398个字。我统计的不一定准确……”

  今天上午,贵州省代表团开放讨论十八大报告,十八大代表、贵州省贵阳市委书记李军第二个发言,他的这段“统计报告”立刻让在场的中外记者竖起了耳朵。

  李军注意到,报告中不仅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单独一章来讲,而且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对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强调和谋划,这是前所未有的。”李军认为,其意义远不止当下福祉。

  “工业文明带来了生产力极大的发展,但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有的地方甚至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李军说,面对这一严峻现实,老牌工业化国家在反思、在改进,新型工业化国家也在避免,纷纷谋求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局限的一些措施和办法,致力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应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型,也是时代潮流。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已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不协调问题,我国现阶段已集中遭遇。

  李军坦言,中国社会已经步入环保非常敏感的时期。“在一些地方也包括贵阳在内,涉及到环境问题的信访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李军看来,十八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理念,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主动引领,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体现了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深化。

  “我们有责任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优美宜居的环境中。”李军说。

  “为应对资源约束、生态系统退化这一严峻形势,十六大以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写进政治报告。”李军说,十八大进而在总结实践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强全民的生态危机意识,妥善解决既要生产发展、又要生态良好的现实难题,而且有助于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昨日的《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英国环境发展研究所主任的谈话。他非常赞赏地说,中国的领导人这么强调生态文明的理念,将对国际环保界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因为其它国家都可以从中得到借鉴和启示。

  “很多人可能认为,保护生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展。其实不然。”李军说,贵阳市从2007年底开始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总抓手和切入点,五年来生态总值年均增长14.7%。“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单位生产能耗下降了26.8%,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天数达到55%以上。

  十八大代表、陕西省延安市市委书记姚引良也在讨论报告时称:“延安比较早开始退耕还林,实施‘绿色延安’13年来水土流失大大减少,而且这13年是延安经济发展最好的13年。”

  “当然,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靠制度法规来保障。”李军说,希望报告中可以加上“重视生态文明立法工作”这样一条。记者 张显峰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0日 09:14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