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港澳台媒体立体追踪十八大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①《文汇报》11月8日刊出跨版专题报道,引起极大反响。

  ②③《大公报》和《澳门日报》对十八大的热点报道。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北京召开,港澳台媒体密切关注,大篇幅及时报道,并配发多篇评论深度解读。

  十八大引发媒体大战

  十八大首场新闻发布会引发媒体大战,拉开报道序幕。

  香港《大公报》8日的报道做纵向梳理对比,关注十八大的变与不变。

  报道指出,三次党代会,中外记者都保持了持续的关注热度,这是“不变”。更多的“变”令人眼前一亮。最突出的一大变化无疑是参会媒体数量剧增。境外记者数量由十六大时不足700人、十七大时1146人,增加到十八大的1704人。另一变化是,大会为记者们提供的机会比以往更丰富。首场发布会共安排了9次提问,创下历史新高,且9次中有5次安排给境外记者。

  报道进一步指出,这些变化最直观地显示出外界对中国的关注。变与不变之间,折射出了中共更公开自信的政治胸襟和国际形象。

  对开幕式的报道,是媒体大战的重头戏。

  抢时效,在第一时间刊发开幕消息。截至8日上午10时45分,香港电台网站已经发布了8篇即时新闻报道。拼内容,港澳台主流媒体拿出重要版面做集纳式报道,主要网站对开幕式进行直播。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做了专题报道,澳门《澳门日报》在“十八大传真”专版进行了整版报道。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等也推出了特别报道。

  港澳媒体关键词:“一国两制”

  港澳舆论认为,胡锦涛的报告,呈现出中央为国人所描绘未来十年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蓝图,预示中国将继续奏响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朝着复兴之路前行。报告提出的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引发港澳媒体热议。

  香港《大公报》的社评说,过去十年,是国家大发展的十年,也是港人对国家事务参与最深、关系最密切的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港人更加感受到稳定才能发展的大道理。共享做一个中国人的尊严与荣耀中,共享荣耀,是成果也是权利;共享尊严,还要讲责任、付出和承担。

  9日出版的港澳媒体对报告中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进行了深度分析和评述。

  香港《商报》发表时评说,十八大报告中专门对港澳问题作出重要论述,强调严守基本法,支持特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表明了中央对港一如既往的重视和关爱。

  香港《成报》发表社论说,十八大将实行新旧交替,无论哪位领导人主理港澳事务,相信中央对香港的方针都不变,一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同时,十八大的召开,将令中国迈向新的里程碑。

  澳门媒体还采访了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解读。澳门广播电视台8日报道,澳门理工学院公共行政课程主任娄胜华认为,胡锦涛报告中提及的港澳内容是对港澳今后发展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他表示,国家作为后盾支持港澳发展是外部条件,港澳内部也要建立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增强本身经济发展能力。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到港澳可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娄胜华认为,积极作用包括政治与经济方面,港澳未来要思考如何与内地经济发展融合。

  台湾媒体关键词:两岸关系

  连日来,十八大成为岛内各方关注热点。两岸关系、未来大陆对台政策是岛内媒体报道和解读的重点。

  9日,《中央日报》网路报发表社评认为,大部分的台湾人民都深知十八大对台湾的影响。和平、稳定、合作依然是未来两岸最佳的选择。

  台“中央社”采访了相关学者,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认为,十八大将“九二共识”首度放入政治报告,同时也有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探讨两岸政治关系、军事互信机制等新元素出现。

  台湾《工商时报》9日发表社论指出,胡锦涛发表主题报告,其中论述两岸关系的段落,字里行间蕴涵着推动两岸关系快速“全面发展”的动能,仿佛在给两岸关系“上紧发条”。对于两岸关系,报告强调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应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等大原则,并提出未来实际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行事方针。

  台湾东森新闻报道称,报告中更引人注意的是,还提出了希望双方探讨两岸政治关系,并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以及希望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未来两岸是否开放政治谈判?值得注意”。(记者 李炜娜)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0日 09:5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