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代表访谈:创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载体

——访十八大代表、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

  当前应该如何创新群众工作载体,解决好群众工作的立场、感情、能力和体制机制等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十八大代表、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

  张昌尔介绍,两年来,湖北省在农村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两轮“三万”活动;在高校开展了“两访两创”活动,要求高校管理干部访谈所有教师,教师访谈所有学生;在企业开展了“进万家企业、访万名职工、解万家困难”活动。这些活动创新了群众工作载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全省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共促跨越的“湖北气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张昌尔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首先是要把增进感情放在首位。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待群众的感情反映着党员干部的立场和宗旨。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充分认识并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一基本判断。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从心理上贴近群众。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只要我们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事当家事,尽心尽力,感动群众,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来对待,把我们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也就迎刃而解。近年来,湖北各级党员干部通过参加“三万”活动,有力地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在高校“两访两创”活动中,管理干部全面访谈所有教师,教师访谈所有学生,改变了干部和教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关系。

  其次,要把办实事作为立足点。群众是最朴实、最讲实际的。办实事才能赢得民心。群众看干部,关键就看办实事。从农村“三万”活动到高校“两访两创”、企业“三万”活动,我们都十分注重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保障和扩大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在第一轮“三万”活动中,湖北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所有工作队就地转成抗旱救灾突击队,有力保障了全省粮食生产“八连增”。在第二轮“三万”活动中,我们针对农村小水利年久失修的情况,将活动主题定为“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全省共投资近80亿元,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第三,要把提升能力作为关键。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如今传统的群众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同时,新老交替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明显提高,但不少干部从校门直接进入机关门,基层实践经验不足,群众工作能力亟待提升。在“三万”活动中,有的年轻干部一度感到与农民有距离感、说不上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逐步摸索出“十个一”进农家、“民情十问”等方法,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些情况说明,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要到实践中去,让党员干部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长能力。

  张昌尔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还要以长效机制的建立作为重要保证。群众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永恒的主题要靠长效机制来保障。在第一轮‘三万’活动结束后,农民群众普遍要求工作组留下来,或者询问工作组何时再来。湖北省委专门召开全会,作出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决定,这就让农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贵在持之以恒,难在坚持不懈。”

  张昌尔告诉记者,为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湖北省第三轮“三万”活动即将启动。(记者 夏静)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1日 06:08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