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两位代表“一枝花”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她是科研领域闻名的棉花专家:钻研棉花育种33年,主持培育棉花新品种23个。

  他是6万户棉农信赖的“棉花会长”:繁种育棉18载,推广优质棉种面积400万亩。

  盛会相逢,两位“棉花明星”仍关心着棉花。11月10日,在我省代表团讨论间隙,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党总支书记张香云,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卢怀玉,两位十八大代表聚在一起,又唠起他们心中放不下的“一枝花”。“怀玉,你们自己的棉花今年收成怎么样?”今年我省中南部部分棉区棉花吐絮期降雨偏多,一些棉田形成内涝,造成棉花减产。为此,张香云关心地询问。

  “对产量的影响还是不小。”卢怀玉说,个别往年每亩稳产250公斤的棉田,今年连每亩180公斤的产量都难保。

  “这个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今年棉花国家收储价每吨提高了400元。”卢怀玉接着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更多的棉农“减产不减收”。

  “不能老等着国家补贴。我认为还是得继续在棉花育种和种植模式创新上下大功夫,让咱们的棉花抗逆性更强,单位面积效益更高。”张香云说,“十八大报告里讲得很明确,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看,这就要求我们在科研上有新突破。”

  “可不是,但我们侧重于生产应用,要实现新突破可离不开你们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进展。”卢怀玉说。

  “棉花要实现机械化采摘,必须确保棉花吐絮期相对集中,我们正在搜集和培育这类种质资源,相关研究已经展开。”张香云笑着说,“十八大报告提出明确要求,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研究机构,一定要为你这‘市场主体’服好务。”

  “棉花机械化采摘技术问题解决了,就能更好地推行适度集中的种植模式,棉花的单位效益就能大幅提高。”卢怀玉的话里透出一股自信,“科研加生产,只要咱们携起手来,来年这‘一枝花’,产量肯定能打个翻身仗。”

        记者 郭 伟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1日 18:48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