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民生领域十年来进步明显 面对问题各部委官员坦诚相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多个部委的官员12日下午在“十八大”新闻中心就民生领域的议题回应中外媒体提问。在问答中,十年来中国民生领域的进步一一展现,而面对当前依然存在的问题,各部委的官员也都坦诚相告。

  在备受关注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介绍,医改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10年前,中国享受医保的人数只有不到1亿人。2009年4月份,中国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医改,现在,中国享受医保的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覆盖了95%以上的人口,进步可以说是显而易见。不过,有些群众依然认为医改效果不明显,在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时,朱之鑫说:“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特别是城市中的大医院看病还比较难、比较贵。二是我们的医保水平还比较低,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实际上,下一步医改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重点推动三方面的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要以县级医院为重点,提升服务能力和实施管理运行方面的综合改革,力争使90%的群众看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解决。”

  朱之鑫还介绍,城市的大医院改革正在进行试点,总的想法就是,要破除以药补医这一关键的矛盾点,并全面推行便民的措施,降低群众看病的费用负担,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在近期社会热议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面,朱之鑫也回应了媒体关切。他表示,目前有关收入分配的工作,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正在积极地推进。总的思路是,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在调整中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民生领域,另一个众人关注的方面就是就业,甚至有观点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回应媒体的提问时表示,中国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了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取得上述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响开始显现。而且,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将长期存在。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杨志明表示,为此政府还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第一,要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互促共进,既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近三年来,每年家庭服务业都能新增100万个就业岗位,有很大的空间。第二,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第三,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的主渠道。第四,大规模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许多农民工现在都是普工,要成长为技工,现实的选择是技能培训。我们对农民工培训实施“168”计划,一年培训600万人。”

  中国有句成语叫安居乐业,住房与就业从来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焦点。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领域。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介绍说:“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应该说进展顺利,中央政府定的是十二五期间要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2011年已经开工了1000万套,今年开工了700多万套,明年计划开工数量正在研究当中。不会低于500万套。”

  对于目前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姜伟新毫不避讳地说:“如您所说存在一些问题,也是挺难的一件事情。我们现在所采取的办法就是几次公示,谁申请,然后看你符不符合规定要求,三榜公布,最后一榜算数。就这样,还有一些不够标准的混进来。这方面,我们还要和各个地方一起努力,尽可能把分配管理工作做得好一些。”

  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否还将继续的问题,住建部长姜伟新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现在还没想放松。回答完毕。”

  环境问题,也是与每一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议题。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也回答了多位记者的提问。周生贤首先就阐明了中国的环保现状,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难度很大,如果照搬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中国走不起,走了也不起作用。必须在思路上创新,这个创新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源头控制,二是综合治理,三是预防为主。

  对于境内外媒体关注的,近年来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一问题。周生贤也实事求是地表示:“近几年来,发生了一些如你所说的什邡问题、启东问题、PX问题。我认为,从它的必然性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一些环境问题,这是规律。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事业已经大为发展,在环境方面正处在敏感时期。”

  对于如何减少类似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周生贤介绍:“第一,加强依法环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中国是法治国家,在环境影响方面也是有法可依的。第二,大力推进信息公开,把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信息,包括各级政府所做的承诺,全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第三,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力度,在让更多的人都知道上下功夫。第四,建立健全社会风险评价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突发事件。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有了明确规定,凡是重大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社会风险评估。”(记者 王昆鹏、王婷婷、李蔚)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00:34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