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与4位代表面对面:生态文明 永续发展新要求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白云

白云

杨怀恩

杨怀恩

武华太

武华太

余晓兰

余晓兰

   嘉宾:

  白 云 运城市委书记

  杨怀恩 山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武华太 晋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余晓兰 右玉县南崔家窑村农民

 

  开豪车住别墅,却吃着地沟油、呼吸着黑烟,这是现代化的小康生活吗;GDP增加了,却不闻鸟语花香,不见树木繁星,这能叫富强之国吗。银河系中这颗蔚蓝色的星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好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类过度开发的反思,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当代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主动引领。我们不仅要建设富强中国,还要建设美丽中国。

  11月11日,记者采访了出席十八大的山西省代表,请他们对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看法及意见建议。

  珍惜国土 促进集约高效

  生态文明,合理利用土地是前提。

  余晓兰代表见证了右玉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的新变化,20年间,身材纤弱的南国女子扎根荒山,绿化造林万余亩。她说,报告说,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我们植树造林,正是为了建设美好家园,以前一刮风嘴里都是沙,现在满山满坡都是绿树,夏天的时候和我老家云南一个样,天蓝了,地绿了,空气也好多了。听了报告,我更有信心了。

  白云代表认为,注重质量效益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是我党对发展规律从理论到实践认识的升华。生态文明建设不单单是生态治理,更重要是生态恢复、循环发展,要给群众提供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环境。她说,运城市是传统农业发展地区,但同样面临着工业发展用地的矛盾,我们不再单纯追求投资有多高,要看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产出比,这是我们上项目的重要指标。在项目实施上,更加考虑布局科学合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节约资源 用循环尽其能

  资源是有限的,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武华太代表感受颇深,他说,对煤炭企业来说,节约资源就是要以循环经济作为基本路径,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比如,提高回采率,矿井废水、废气、废渣的充分利用,坑口发电减少运力等等。他说,我们晋煤集团在煤炭开采中,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攻方向,实现煤炭资源的精采细收,回采率达到96%以上,原煤入选率达100%,获得了 “联合国洁净煤技术示范和推广企业”和 “省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称号。我们还引进先进工艺,对过去很难利用的“高硫、高灰、高熔点”的劣质煤进行利用,开发出了高纯度硫磺等很好的产品。地面煤层气抽采量和利用量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气化山西”的排头兵。

  作为教育工作者,杨怀恩代表从理论视角审视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的深远意义。他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今后一个时期,报告提出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无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制定政策、编制规划等等都必须遵循这一要求,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他以高校新区建设为例说,不能分校划地、各自建设,而要统筹规划,食堂、图书馆、体育场、游泳馆等统一布局管理、各高校共同利用,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造成浪费,各高校既独立发展又融合共存。

  生态保护 以制度促美丽

  报告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余晓兰代表说,十年的树木才能枝繁叶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希望尽快落实生态补偿机制,让辛辛苦苦几十年植树造林的老百姓看到劳动的收益。

  白云代表手捧报告,指着“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句话说,生态产品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我们物质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用循环节约的方式生产生态产品,比如我们新绛县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就是用秸秆喂猪,猪粪制造沼气,沼气废渣做蔬菜有机肥,使产业循环起来,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产出了安全放心的生态产品,又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再比如,我们正在和中石油合作,开发地热资源供暖、发电。

  杨怀恩代表建议,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创新机制,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继续推动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考核的标准和办法,完善问责奖惩制度。

  武华太代表则表示,作为煤炭企业,更密切关注和研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等等有关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走科学开发、保护环境、高效利用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方式的转变,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变,一以贯之,美丽中国指日可待。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18:57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马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