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青海省代表团讨论十八大报告综述之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十八大报告首次写入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民生指标,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激荡人心。连日来,“过上更好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成为我省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代表们认为,报告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顺应了人民期待,深化和细化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体现了让全体人民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彰显了我们党更加注重“百姓幸福”的施政责任。

  代表们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和自身的工作实际,畅谈了十年来青海民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各族群众得到的实惠。“青海财力有限,但我们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每年财政总支出75%左右投入民生领域。”“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6年的1.7倍和2倍,让老百姓‘钱袋子’鼓了起来。”“青海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我们的民生指标并不落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职工养老金水平、新农保覆盖率等一批民生指标走在了西部或全国前列。”“义务教育全免费,‘两基’攻坚目标顺利完成,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成绩显著。”“感触很深的是,现在到农村牧区,到处是崭新现代的定居房,到处可见漂亮的新村,农牧民群众居住条件和城市没什么太大差距”……“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承诺,正逐步变得更为生动真切。

  代表们在讨论中认为,报告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推进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措施具体、振奋人心。代表们认为,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青海这个西部欠发达省份来说,首要的任务仍是要加快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积累财富,财富的不断增加才能更好地改善民生,必须尽快把青海经济搞上去,切实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经济更加繁荣发展。要实现“收入倍增”这个目标,就不能是一般的发展,必须要跨越式的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四个发展”,加快推进“三区”建设步伐。

  代表们认为,让青海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就要从青海的实际出发,继续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努力使各族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殷实富足、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安全感、公平感、幸福感大为增强,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更加充满信心。

  讨论中,代表们纷纷表示,报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新的目标,部署了新的任务,勾画了新的蓝图,得民心、顺民意。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期盼摆在工作的首位,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只要我们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要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又好又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有民生事业必将会有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的认可度和幸福感就更高更强,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记者 吴 彬)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4日 15:59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