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期待一:“人民中国”

——十八大报告解读之一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11月15日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人民大地,民生、民主和民意无疆。十八大报告凸显人民中国人民至上,“ 人民”一词出现了145 次。十八大报告洋溢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人民幸福、人民民主、人民愿望三个领域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在世界的天平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个量级。

  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在这一届盛会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诞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而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在这次大会上又一次得到了彰显和提升。

  人民利益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更深刻地认识到要坚定人民至上的信念,尊重人民主体地
  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1月14日,在城中村住了30多年的高西京住进了位于西安市北郊的渭水欣居廉租房小区。在这里,高西京每月只要交不到130元就可以享受到一套不用缴物业费和电梯费的单元房。同高西京一起入住廉租房小区的还有西安市的1228户廉租房业主。自从国家推行保障房制度以来,住有所居,让更多的人从梦想走进现实。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并且取得积极的成效。初步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实施了免费城乡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民生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可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民生改善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较好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江山社稷以民为本,民生问题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也是党中央求真务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造福祉的最直接、最生动、最现实的体现。按照民生优先、富民惠民的政策取向,党的十八大继续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是对“民生改善”的再动员、再部署。

  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受灾群众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随着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出台,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农民不交税了,义务教育免费了,公务员增加工资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农民也有基本医疗保障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也已经形成……桩桩件件,落实在百姓心坎上,温暖到群众心窝里。一个国家昌盛,人民和谐美满,幸福安康的崭新时代正在到来。

  教育、就业、分配、养老、医疗保障、收入分配改革等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件件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党的大会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措施、制度办法,必将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激励、鼓舞人民群众投入更大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针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的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进展,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党的十八大对改善民生与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所做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

  作为一个西部省份,陕西在民生领域的成就可圈可点。“三强一富一美”宏伟目标的提出,无一不着眼于三秦百姓的福祉。正如十八大代表、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所说,民生问题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乎社会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陕西的一个市,咸阳不断把发展成果向民生转移,累计投资170多亿元,实施各类民生工程8500多个,办成了一系列群众多年期盼的好事实事。城乡居民收入位于全省前列,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蛋奶工程”受益学生数居全省第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广大群众生活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投资47.2亿元,让5.4万户22万贫困群众彻底告别了旧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民生陕西,在全国走出了坚实的路径。

  民主:展现新的风貌和活力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句论断,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宇冠教授表示,他尤其关注报告中提到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内容。他说,“民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高频词,报告中提到的“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更是让国人振奋。

  “正是因为我们党对人民民主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所以党一直重视党内民主建设”,这是杨宇冠的切身感受。杨宇冠注意到,民主不仅体现在国家制度层面,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丰富民主形式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等口号,标志着中国的民主建设将在包括这些领域的社会生活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加强。报告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部分提到的“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报告还进一步要求全党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提出了人民民主发展的路径。

  专家分析,此次报告中还特意提到了三个“更加注重”。即“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还是健全民主制度、发挥民主管理,归根到底都是要充分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让人民真正能够当家做主。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民主权。保证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有地方表达,保证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被充分尊重和重视,保证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被合理地使用并落到实处。

  另外一个引起关注的特点就是中国式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发展起来的,是人民群众自己选择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民主道路。并经过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展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中国式民主,是中国独有的民主政治风格,是其他任何形式都不能比拟的、都不能代替的。

  中国式民主,能够最大范围地让普通群众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影响公共决策与公共管理,表达民主要求,主张民主权利;能够充分集中民智、汇集民意、反映民情。中国式民主,能够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能够汇聚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努力和尝试、探索,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扩大民主权利、不断扩大民主范围。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不断丰富,价值和意义不断实现,魅力得到更充分展现。

  10月23日,陕西渭南开展了直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工作,把党的干部政策和标准交给选民,落实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扩大了基层民主。陕西的试点表明,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努力和尝试、探索,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扩大民主权利、不断扩大民主范围。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不断丰富,价值和意义不断实现,魅力得到更充分展现。

  十八大推进“中国式民主”,是符合国情、尊重事实、适应形势、有利发展的。中国继续推动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推进民主政治改革、丰富民主政治内容,建设更加完善、更加美好的民主政治。让中国式民主展现出新的风貌,展现出更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是今后的努力方向,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希望、所期盼的。

  民意:让更多的声音被听到

  基层代表与总书记同堂议政,平等讨论;普通工人当着省委书记的面提意见,语言犀利;各种敏感的问题也都不回避,直爽坦诚;网络、微博、论坛等各种形式的声音都能够得到关注和重视……美联社记者感慨,十八大的民主开放程度出乎意料。

  11月14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鼠标敲击声里的中国》里面特别提到民意对推动国家决策的作用。

  互联网缔造了一个需要表达而且能够表达的时代。表达是一种参与,表达也是一种影响。北京大雨冲刷下,人们在微博互动中抱团取暖,成为社会力量的重要补充。个税起征点网络征求意见收到来自社会的25万条建议。“三元免费午餐”从一个质朴的善念开始,通过140个字传递爱心,更上升为国家行动。这一切显示出民意对国家决策的推动,成为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与此相对应,顺应网络时代的舆论生态,政府也更加开放透明,政声与民声愈加同频共振。政务微博、网络问政逐渐成为党与群众、政府与公众互动的纽带。“公开”成为一项基本原则,“回应”正由选择题变为必答题,“互动”成为衡量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这种政府的积极回应,一方面体现了对老百姓利益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更进一步地体现出政府对自身执政水平的自信。“以前,有部分干部对群众的事情总想捂着、盖着、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可是现在的干部显然已经转变了理念,捂着、盖着,不仅不能解决事情,反而把小事捂成大事。遇到事情坦然面对,积极处理,既让群众看到了我们的诚心,也可以提升我们的执政水平和能力。”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如此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畅通,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社会才会和谐稳定。从民意中汲取执政智慧,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十八大的报告里,这种传统变得更加清晰和现实。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在陕西,以“三问三解”为依托,访民意、问民生、解民忧,成为全省党员干部扎根群众,了解实际,改变作风的一种常态。2012年新春伊始,陕西20多万名各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工厂车间,积极践行“三问三解”活动。开展“三问”摸实情,围绕“三解”办实事,通过帮扶促发展。这种行动迅速、载体丰富、主题明确的活动,历练了干部作风,受到了百姓欢迎。

  民生、民主、民意,就像三个印记,见证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展、壮大、兴盛的过程。在十八大绘就的新蓝图下,我们相信这样的印记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生动。

  人民中国,再次出发,我们共同见证。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 15:10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