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访中央党校教授辛鸣:绘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图为新乡市古固寨镇祥和新村的农家别墅。

  编者按 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八大报告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如何认识十八大报告的重大意义?报告中有哪些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部署?如何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围绕这些问题,本报约请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分别就相关重大问题进行解读,今天刊发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对报告的战略意义、核心内容等所做的深入解读。

  ■战略意义

  制定蓝图 引领未来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作为研究党建理论和政策的专家,如何评价这个报告的重大意义?

  辛鸣:党的十八大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认识十八报告的重大意义,必须认清十八大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认清十八大的历史方位有三个数字尤其关键:30年、10年和8年。

  30年,是指十八大是在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年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会议。30年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这些实践的新成就、理论的新贡献,在十八大报告中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梳理与阐述,这既是对过去30年经验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发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

  10年,是指十八大是在我们党形成和贯彻科学发展观10年历程的时间节点上召开的一次会议。十六大以来,中国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十八大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举措,其中包括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等等,为中国社会在未来坚持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进一步凝聚前进的精神力量。

  至于倒计时的8年,则是指向2020年,即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后的8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五年的行动纲领、战略部署、发展路径正确与否、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与发展空间。

  基于这样的历史方位,可以说十八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具体地讲,有四个层面的意义:

  十年成就经验的科学总结。十年发展,成就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十年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最重要靠的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十年来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有力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这就迫切要求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不停滞,理论创新不止步,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党的十五大历史性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历史性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报告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是这次大会的重大历史性贡献。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回首近代以来民族历史、瞻望实现民族复兴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的共同意志。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揭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全面回顾了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动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从现在起的几十年时间里,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未来五年要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十八大报告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创新之作

  新高度 新定位 新部署 新要求

  记者:我们在研读十八大报告时,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报告通篇充满新意,有很多理论上的创新。您如何看待这些理论创新成果?

  辛鸣:十八大报告本身就是一篇创新之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创新精神,有很多新表述、新要求、新概括。我认为,这些创新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中国已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年了,十八大报告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再一次重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实践要点、战略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深入系统的阐述,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强调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要求。尤其是十八大报告对30年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三大成果给予了浓墨重彩的阐述。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让我们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更加清晰,让我们对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自信。

  十八大报告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也进行了论述,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所有这一切,标志着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新定位。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来的重大的战略思想。十六大以来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也一步一步往前走,先是定位为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到十七大上又进一步丰富提升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应该说这两个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定位已经在逐步提升,但是十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还有点不到位。十八大明确地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提了出来,让它成为指导我们全党和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为中国社会未来真正又好又快发展,为我们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所以说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了一个新定位。

  三、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

  3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但是,如何真正把改革开放坚持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改革开放有一些新的、更科学的思路和理念。改革开放是为了什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价值指向,这就是为人民的福祉,为国家的发展,为世界的繁荣进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有一种科学的改革开放观。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把改革开放的各项制度更加系统化、协调化、规范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丰富了新内容。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报告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反映了我们党对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要求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有了新构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在各个方面建设上。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十八大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就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加丰满、更加立体。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特点,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肩负起我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六、对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

  十八大报告在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思考和新方法,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比如在进行经济建设方面,更加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我们的经济建设不再仅仅满足于经济总量的提升,更多地要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

  在政治建设方面旗帜鲜明地强调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要把人民当家做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益得到社会主义法治的保障。

  在文化建设方面,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比十七大提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强国的目标,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时还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有了很明确的内容和内涵。

  在社会建设方面更加强调以民生为重点。让老百姓对未来生活更加幸福有了足够的期待。这些都显示出大政方针上有了新的部署。

  七、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了新自觉。

  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方面,在以往党代会的基础之上,又有了一种新的自觉,就是更加自觉地认识到了我们政党的本质、政党的宗旨对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这种新自觉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政党之魂的强调上。总书记在报告里面强调,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十八大报告如此重视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体现了一种高度的自觉。

  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种“与时俱进”,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无论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信仰绝对不能丢、不能变。

  这种新自觉还体现在对宗旨意识的强调上。十八大报告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特别强调十八大以后要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的学习教育活动,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认识提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这种自觉又体现在对政党建设的制度化方面。强调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发展,既高度发展党内民主,又高度提升党的纪律和党的统一团结,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强调如果没有真正的反腐倡廉的有效进行,是要亡党亡国的,把反腐败工作提高到这么高的地步,也叫新觉悟。正如政党的先进性不能一劳永逸一样,政党的优势也不会一劳永逸。如果我们面对长期执政的考验,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验,面对改革开放的考验,面对外部环境的考验,昏了头脑、把持不住,不能交出优异的答卷,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就会降临。

  ■学习贯彻

  凝聚共识 真抓实干

  记者:十八大已经闭幕了,接下来就是十八大报告精神的学习贯彻,我们注意到,不少人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提出了不少建议,您认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应该把握哪些方面?

  辛鸣:对十八大报告精神的学习贯彻,应该牢牢抓住主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主题,本身是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建立在对十八大历史方位清醒认识、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深刻把握、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高度自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把握这一主题时,在这三点认识基础上,像十八大报告中提的那样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把握实质、凝聚共识。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要有30年、10年和倒计时的8年这个概念。从中国共产党在1982年的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现在,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新路”,我们称之为“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系统阐述。既然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我们就必须把十八大报告学深学透、把握精神实质,只有广大干部群众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清楚明了,才能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十六大以来,中国科学发展之路走得怎么样,未来中国科学发展之路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前行,这些问题十八大报告进行了部署。未来8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最为关键的阶段。我们要旗帜鲜明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包容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重要领域的改革,把十八大报告的各项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 16:57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