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以文化软实力增强部队战斗力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兴起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新高潮系列文章之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兴起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新高潮系列文章:之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积极进取的文化追求。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支军队要形成战斗力,同样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强力支撑。文化软实力,作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核心军事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它锻造着一支军队的精气神,滋养着一支军队的灵魂,影响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深刻审视文化软实力对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战略价值

  激励官兵战斗精神的动力之源。文化软实力是军事硬实力的“倍增器”和“场效应”,虽然它只是观念形态的存在,不是直接的物质力量,却能以激人之心、励志之气,产生出比武器更锋利更持久的战斗力量,能让官兵焕发出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斗志和智慧。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理想、使命始终大写在先进军事文化的大旗上,先进的知识、理念、信仰和军事智慧时时塑造着官兵的心灵。正是依靠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文化认同,为广大官兵注入了特殊的精神气质,培育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赢取未来战争胜利的文化支撑。纵观一幕幕气象万千的战争活剧,文化软实力始终是左右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之所以能创造“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加大炮”的战争奇迹,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党把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政治优势始终摆在军队建设的首位之中,赋予了人民军队全新的灵魂和意志。近年来,特别是随着科技知识的迅猛发展,文化软实力已渗透到军队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历史、传统、民族等文化资源已成为战斗力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战略武器。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保证。《尉缭子·兵令》讲:“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无论任何变革,变到深处就是文化。如果没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也就失去了变革的思想基础和动力之源。美军明确提出“转型始于文化,终于文化”,“转型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当前,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我军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军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实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场军事文化的深刻革命。我们必须自觉紧跟世界潮流前沿,运用文化软实力支撑、强化、塑造和创造各种战略能力转化为有形力量,为卓有成效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和文化支撑。

  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内在要求。文化软实力始终与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履行职责使命过程中不断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不断拓展延伸,对官兵政治素质、战斗精神、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时代呼唤,培育战斗精神的时代诉求,增强对遂行任务的认知和把握能力的客观需要,内在要求既要夯实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硬实力根基,也要靠官兵军事素养、战斗精神等这些军事文化所形成的软实力支撑。只有不断丰富文化软实力内容、改善文化软实力品质、打造文化软实力优势,增添完成使命任务必备的文化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科学把握文化软实力对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本质要求

  我军文化软实力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反映我军性质宗旨、体现战斗力内在要求、符合国防和军队建设特点规律的文化力量,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铸魂育人的政治品格。我军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具有正确的建军宗旨和原则,良好的作风和品质,科学的军事理论和价值观念,以及一系列正确的军事方针和战略战术等,与别的军队有着根本区别和显著政治优势。当前,无形的战场、无刃的对决始终围绕在我们身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和武器制胜论等错误观念始终甚嚣尘上,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必须牢牢把握铸牢军魂、恪守宗旨这个根本,全面落实党对人民军队的政治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着力提高官兵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爱军精武的永恒主题。军事职业最显著的特点,平时是爱军精武,战时是浴血奋战。爱军精武始终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永恒主题,“为谁当兵、为谁打仗”“当什么样的兵、打什么样的仗”的基本问题始终是文化软实力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战争形态的演进、武器装备的更新和训练模式的创新,对信息化条件下爱军精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不断丰富发展爱军精武文化,把信息时代的要求注入历史使命教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鲜明体现信息化军队风格,突出信息化练兵的火热生活,明确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价值取向,以新的思维理念、知识素养和打赢本领,培育塑造信息化时代的知识型军人。

  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敢打必胜的信念和精神,是战斗力的精髓。《上甘岭》《亮剑》等影视作品,生动诠释和宣扬了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深刻揭示了人的因素是实现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新的战争威胁,需要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信息化战争的制胜机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遵循现代战争规律结合起来,大力提升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为赢得未来战争胜利锻造精神利剑。

  求实创新的价值追求。这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灵魂和生命。军事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但军事创新不可能自发产生,需要文化的支撑和滋养,需要在文化沐浴下的创新自觉。同时还要看到,战斗力建设是硬碰硬、实打实的,必须遵循规律、讲究科学、勇于负责。我们要把求实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常态,紧紧围绕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规律,冲破传统经验做法的习惯依赖,冲破机械化战争的思维桎梏,冲破对西方军事变革思想的盲目迷信,以更加先进的思想观念、开放的思维方式、广阔的战略视野,审视战斗力建设的历史方位,以科学的发展思路、科学的发展模式、科学的发展方法,谋划战斗力发展的崭新路径,以文化创新和文化自觉不断提升军队战斗力建设的层次和质量。

  充分开掘文化软实力提升部队战斗力的路径选择

  强化目标导向。从根本上说,军队建设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要紧紧围绕战斗力的保持、提高和释放而展开。抓住战斗力建设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军队建设的“牛鼻子”。我军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和催生战斗力,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我们要牢固树立服务战斗力、催生战斗力的正确目标导向,始终围绕打赢目标谋篇布局,在校正官兵价值追求、坚定官兵理想信念、筑牢官兵精神支柱、激发官兵战斗精神、滋养官兵精神品质、提高官兵军事能力上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功能作用,推进战斗力水平的整体跃升。当前,特别要注重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灌注更多的战斗元素,把体现理想信念、纪律观念、道德情操、尚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元素,贯穿渗透到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日常战备训练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等各个领域,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全面提升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力量支撑。

  强化文化引领。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型。要围绕使命任务拓展、力量结构转型、军事训练转变和制度机制创新,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时代号角,成为广大官兵积极投身伟大变革实践的精神旗帜。要加强对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基本理论问题和军事斗争准备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先进作战理论体系;要积极打造反映信息时代特质的军事训练文化,为训练模式转变提供思想引擎和智力支持;要积极创新管理文化,努力把外在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规定转变为官兵的自觉行动;要加大安全文化培育和建设力度,切实把安全工作内化为安全精神、固化为安全制度、外化为安全行为,为战斗力建设打造坚实的安全屏障。

  强化转化运用。文化软实力具备的观念先导、目标牵引、精神激励、制度规范等功能作用的释放,离不开文化活动、文化产品与广大官兵思想、心灵、精神的碰撞交融。文化软实力只有回到官兵当中,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和作用。一项优秀的文化产品,传播越广,影响就越大、价值就越高。要坚持一手抓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发展、一手抓文化软实力的转化运用,进一步强化“姓军”“为兵”的鲜明导向,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大力改进文化传播模式,积极推进先进军事文化大众化,特别要重点做好反映变革主旋律、体现转变新要求的优秀文化产品下部队、下基层,搞好文化和战斗力建设实践的结合,将文化软实力的辐射力渗透到战备训练和遂行任务之中,渗透到官兵的日常养成之中,切实提高先进军事文化对部队战斗力建设的贡献率。

  (作者系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1日 08:15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