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贯彻十八大精神基层行①:夜访“沂蒙六姐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图为记者马晓毅(左)在采访“沂蒙六姐妹”之一的伊淑英大娘。朱泽民摄

  初冬的沂蒙山区天黑得早,记者离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时,刚过下午4点,天就擦黑了。等我们驱车来到距孟良崮30多公里的蒙阴县野店镇烟店村探访“沂蒙六姐妹”时,已经满天繁星了。

  “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来自65年前。在小小的山村烟庄,有6个当时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在我英勇的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时,她们不分昼夜地为大军筹草料、摊煎饼、做军鞋、抬担架、送弹药。1947年6月10日,当时的鲁中军区机关报《鲁中大众报》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报道了这个模范群体。从此,“沂蒙六姐妹”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沂蒙山区。她们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和公方莲。

  “沂蒙六姐妹”这一称谓,是当年陈毅元帅亲自命名的。老人们至今仍能清晰地记起当年见到陈毅的情景。有一天,六姐妹接到通知去蒙阴的解放军指挥部。在那里,一位首长很亲切地询问姐妹们这些日子摊了多少煎饼、做了多少鞋子、有什么困难没有。问完情况,那个人就笑着说,给你们起个名字吧,说叫大嫂呢,你们还有没结婚的,叫大姐吧,还有结了婚的,干脆就起名叫“沂蒙六姐妹”吧。事后,六姐妹才知道与她们说话的首长叫陈毅。

  65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当年的“沂蒙六姐妹”,如今只剩张玉梅、伊淑英和伊廷珍。她们依旧住在烟庄这个小村落,过着平静而安详的生活。

  记者采访了身体尚好的伊淑英老大娘。伊淑英是一位老党员,她的家就在烟庄村头,记者走进她家的时候,伊大娘正在吃饭,今年已是89周岁高龄的伊大娘面色红润,说话有力,身子骨还很硬朗。看见我们进来,她马上站起来高兴地拉着我们的手不放。桌子对面的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联播》,十八大已经胜利闭幕,中央开会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了研究部署。伊大娘家的晚饭是炒鸡蛋、炒青菜,煎饼和粥,身后的墙上贴的是领袖画像和红色画报。

  “现在的生活跟以前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孩子们也都过得不错。”伊淑英坐在沙发上,慈祥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老房子里十分暖和,满墙的红色把整个屋子映衬得喜气洋洋。

  伊淑英有4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已经有了重孙,当起了老祖奶奶。她说,现在生活很好,别无所求,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们都顺利平安。

  谈到当年,伊淑英大娘依然十分感慨:“当时不分白天黑夜地做军鞋,做鞋搓麻绳要用腿帮忙,时间长了把腿都磨破了,手也不行了,实在累了就躺在地上打个盹。”

  “那时候做军鞋没有布料,就把身上的大褂撕下来做布料。”伊淑英用布满褶子的手指着自己身上。她向记者展示了当年做好保留下来的一双军鞋,鞋底上密密麻麻的针线眼渗透着她付出的辛劳。

  “这种鞋底针脚密,耐穿,但鞋底硬,好多南方来的战士刚开始都穿不习惯。”伊淑英回忆起以前的情景,“孟良崮战役打了好几天,部队回来时,前几天还见到的战士再也没回来,仗打得真狠啊!”听到这些,记者也不禁想起孟良崮战场遗址上那2800多座英烈坟茔。

  看看天色已晚,记者不忍影响伊大娘休息,告辞出来,伊大娘拉着记者的手,一直送到院门口,不住地叮嘱我们:“再来啊。”

  在临沂市妇联提供的资料中,记者看到这么一段记载:在战争时期,沂蒙女性先后有5.5万余名参加到瓦解日伪军的工作,瓦解敌人9.8万多人;有15.5万余名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有4.2万余名救护我军伤员1.9万余人。特别是在解放战争中,沂蒙妇女几乎承担了全部战争后勤任务,仅一个县就有20多万名妇女参加支前,碾军粮、抬担架……这些数字的背后又隐含着多少感人的故事。

  战争年代,沂蒙人用无私奉献培育出的红色文化,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当代沂蒙人,他们正在用“沂蒙精神”创造着新的奇迹:沂蒙在革命老区中第一个实现整体脱贫、第一个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过千亿元;他们还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记者 马晓毅 赵秋丽)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6日 04:18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