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访重庆市长寿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左永祥:在服务群众中做实基层文化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记者: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长寿区是重庆市农业和工业都相对发达的区县,区委、区政府怎么确定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左永祥: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长寿的工作重点是发展工业和农业。民国时期,长寿就逐渐成为工矿企业聚集地;三线建设时期,在此规划布局了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在三峡库区建设和重庆直辖以来的产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又建成了“十里钢城”等产业园区,工业发展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011年10月,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并且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报告又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再次彰显了文化建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文化的境界决定发展的境界。长寿既有3000年延续不断的历史积淀,又有红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文化的深厚积淀。我们既重视发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又注重培育现代文化形态,通过文化融入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记者:过去很多地方习惯用文化“搭台”,然后让其他工作“唱戏”,感觉文化好像总是只能当当“配角”。长寿区委、区政府怎么发挥文化的“灵魂”、促进和引领作用?

  左永祥:文化不只是一台表演,文化是居民的言谈举止,城乡的风貌氛围,是产品的质量、服务的水平,也是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我们希望培育城乡共享并且人人参与其中的地域特色文化,使长寿的文化融入每个长寿人的血脉,让每个长寿人都成为长寿文化的形象大使。

  繁荣发展基层文化,要在服务群众中下功夫。近年来,我们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基本建成了区、乡镇和村社三级文化阵地,实现了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坚持开展城乡全覆盖的文化惠民活动。新文化馆和新图书馆都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馆。仅2009年以来,区财政在文化工作上的投入就超过了8000万元。2011年6月1日起,区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并通过增配电脑、音响、相机、移民图书室、智障阅览室等提升服务能力。

  这些举措较好地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也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自免费开放以来,两馆一站一室共开展文艺辅导、周末读书会等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接待群众超过50万人次。目前全区各街镇和部门每年自主开展的文化活动大约有1000场,各乡镇都成立了诗词协会,农民的文艺创作性也被充分激发出来了。江南街道是一个新兴城镇化街道,进城农民刚开始不适应城市生活,有一位老太太不会关天然气灶的火,就用湿帕子把火盖熄,差点酿成事故。她自己把这个经历编成小品,上台表演给其他村民看。村民们还自编自演《逛新城》、《长寿新变化》,实现从村民到居民转变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近年来,长寿居民共创作各种文艺作品23000余件,其中650余件获得了省市级以上奖励。

  记者: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从而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长寿区怎么实现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左永祥:区委十一次党代会和区十六届人代会上都确立了挖掘“长寿”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强区的发展目标。我们围绕这一目标编制了《长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长寿文化产品发展规划》,出版了《长寿区十年文学作品选》、《长寿文化丛书》、《人间有大湖》、《话说长寿湖》等一系列长寿文学主题作品,排练和演出了《龙溪河抬工号子》、《长寿之歌》、《长寿湖之歌》等节目,收集了民国时期长寿籍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的作品集。区委、区政府还积极筹建长寿文化产品开发办公室和长寿文化研究会,切实加强长寿文化研究与开发,着力推进长寿文化与长寿旅游深度融合。

  区文广新局还通过组织培训、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和公共招聘引进等多种方式,努力实现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由“行业素质”向“专业素质”转变。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截至2011年底,长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756家,产值10.88亿元,较上年增长22%,占全区GDP3.4%。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记者 张国圣 特约记者 李宏)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05:15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