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仙游,一座因慈善而美丽的城市。这里,涌现出募资助学的爱心老人曾德梅、助残扶困的劳动模范陈建霞、兴教办学的民营企业家林建平……

  “我慈善,我快乐。”是许多仙游慈善人士的口头禅。本月,县慈善总会即将成立,这座城市的爱心再一次涌动汇聚,截至目前,各界慈善人士已捐款1500多万元,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一个社区,折射一座城市

  11月29日15时许,记者来到仙游鲤城街道洪桥社区,正好碰到社区为街道工作人员王建国捐款。王家因治疗孩子肾衰竭而陷入困境,当天社区共筹集到8000元善款,其中社区党委书记林自林捐了2300元。

  林自林是社区里参与慈善事业最热心的带头人。他带领党员干部分别挂钩帮扶社区内42户困难群众,建立起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他每年都资助五六名贫困学生;2010年,一名社区困难居民患肝癌,他掏出1万元。

  “不让社区内一人因贫困而挨饿,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这句话,林自林经常挂在嘴边。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慈善已经在洪桥社区内扎根发芽。他的姐姐林瑞容曾是一名下岗工人,每年却捐出助学金2万多元;老医生庄亚水自筹资金义诊,有一次,光赠送的药品就价值2万多元;社区老人林明桐捐出3000多元献爱心;一名退休员工捐出全部积蓄10万元,支持社区慈善事业……正是这一个个动人的音符,谱写出洪桥社区连续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的华章。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林自林带着小型扩音器,站在街上发动捐款,意想不到的是,竟然筹集到26万元爱心款。这一次,县慈善总会成立,林自林对社区捐款超百万元信心满满。

  爱心,将洪桥社区干部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助人为乐,成了大家的共同心声和一致行动。这样的故事,在仙游县的许多地方都在演绎。

  一座城市,因爱心而美丽

  近段时间,县慈善总会工作人员陈庆旬的手机总是很忙碌,他开通了手机短信金融服务功能后,一条条短信接踵而来,每条短信都代表着一笔爱心款。

  11月29日上午,县慈善总会办公室。记者发现,不到1个小时,陈庆旬的手机已经接到6条短信,最大一笔捐款数额6万元,最少的400元,有的捐款者留下了名字,有的不具名。“自县慈善总会筹办开始,每天手机里至少有10条捐款短信,多的时候能收到几十条。”陈庆旬说。

  这是一次全县社会各界的爱心之举。县委中心组成员带头捐了8000元,一些企业家捐款几百万元,有的工薪人士捐出几十元,有的学生捐出几元……不论数目大小,这些都是体现社会进步的正能量,点滴爱心,汇成奔腾暖流。

  这是一场跨区域的爱心之举。不仅当地各界踊跃捐款,在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的仙游籍企业家也慷慨捐款,其中在上海的仙游籍企业家捐款270万元。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座城市的善举?仙游县委书记郑瑞锦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我们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的一道重要防线。仙游是我省5个百万人口县之一,要让那些失学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因病、因灾致贫的人们得到救助,仅靠我们的低保、社保和医保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慈善事业这道防线来补充和完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党委、政府就要主动担当慈善之责,在慈善活动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切实提高慈善活动的权威性和号召力。

  陈庆旬告诉记者,仙游千百年来扶贫济困的淳朴民风薪火相传,民间人士自发慈善义举很多,知名的如曾德梅、陈建霞等人,但更多的是无名英雄。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因势利导,更多人积极加入到奉献爱心的队伍中来。

  鲤城街道龙泉社区工作人员黄女士说:“以前缺少一座架起慈善者和弱势群体之间的桥梁,县慈善总会的成立将填补这个空白,可以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慈善事业中,可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5日 17:22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