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聚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②:政府“补课”保公益

——陕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观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朱慧卿绘(人民图片)

聚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①:别了 以药养医

  1.只有政府这条“供血路径”保持畅通,公立医院才能走出过度逐利的误区。但是,西部贫困地区财政压力增大,需要有长期的制度性安排

  2012年2月,陕西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过去,由于政府责任不到位,公立医院过度医疗现象泛滥。最近,记者在陕西采访了解到,无论穷县富县,政府都在“补课”,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要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就必须强化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落实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各项责任。” 汉中市副市长王春丽说。

  汉中市的做法是先“补”再“管”。公立医院人员的基本工资、离退休人员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其中县级综合医院人员基本工资补助不低于70%,剩余部分经过考核后按绩效发放。政策性亏损、人才培养等费用由财政予以一定的补助,历史债务打包由财政逐年偿还,医院收支结余按照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基金、医院运行和卫生事业发展基金。2012年,全市共预算公立医院改革财政补偿资金1.53亿元。

  镇安县从2011年起,对县医院按在编人员基础工资的70%、对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院按在编人员基础工资的100%列入财政预算。

  子长县把全县公立医院由差额单位改为全额预算单位,工资100%核发,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等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乡镇卫生院运转保障经费财政定额补贴,每年每院8万—10万元。

  在建立了县级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后,汉中市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公立医院管委会,并实行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提高服务能力。汉中每季度在媒体上公布各县级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镇安试行公立医院理事会制度,决策、监督、执行三权分开,有专门的县公立医院评价委员会。

  医务人员基本工资由财政来保障,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过去,在县级公立医院,人员工资支出占医院收入的30%左右,而财政补助不到10%,连基本工资也保不住。为给医务人员开工资、发奖金,医院采取了一些创收手段,以药补医的弊病由此而生。

  子长县把县医院1941万元历史债务由县财政统一打包,逐年清还,同时政府投资735万元,为医院购置了CT、彩超等仪器设备。汉中是陕西经济欠发达市和国家秦巴山区连片扶贫重点区域。2011年,汉中地方财政收入23.55亿元,1.53亿元的投入占其1/20。镇安地处秦岭南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投入县医院的2700多万元,占了近1/5。

  汉中市汉台区副区长张惠元坦言,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是改革的基本条件,但是,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财政压力增大,收支矛盾突出,需要有长期的制度性安排。镇安县委书记张盈安认为,缓解西部欠发达县医院的财政压力,主要靠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中央转移支付力度,从制度上给予保障,否则公益性的新机制难以巩固。

  “加大政府投入是保障公立医院的关键。只有政府这条‘供血路径’保持畅通,公立医院才能走出过度逐利的误区。”子长县县委书记兰孟偃说。

  2.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突破口,建立“平价药房、平价门诊、平价病房”,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2008年6月1日,以创建“平价医院”为主要内容的公立医院改革在子长县人民医院正式启动。改革伊始,子长县委、县政府就清醒地认识到,饱受群众诟病的看病贵,主要集中在医药价格、检查费用等方面。为此,全县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突破口,建立“平价药房、平价门诊、平价病房”,减低群众就医负担。

  走进子长县人民医院,一块巨大的公示牌《子长县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目录》映入眼帘,上面公布了上千种药品的市场价格、集中采购价格以及价格降低的幅度。兰孟偃告诉记者,与2010年2月的《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统一采购中标目录》相比,子长采购总体价格较省招标挂网价低23.3%。全县公立医院药品价格下降了40%左右。仅药品集中采购这一项,每年就可减轻群众负担800万元。

  “过去做胆结石手术费用要5000多元,现在不到3000元,比过去降低了近2000元。低费用吸引了许多患者,不少到外地就医的患者也纷纷回到了县医院。”子长县人民医院院长吴建军介绍说。据县医改办统计,改革前后对比,患者医药费用总额和次均费用均明显下降,其中,门诊次均费用下降37.5%。

  子长县县医改办主任靳晓宏说,医改工作启动不久,子长县以县为单位进行药品统一采购,以大额团购换取药品低价格,实现了药品目录、价格、质量、采购、配送和结账“六统一”。他们从10家投标公司中确定了1家实力比较雄厚的国有医药经销企业,负责全县药品配送工作,使全县公立医院所有药品实现同质同价。

  3.医生的收入不再和处方金额挂钩,而是和处方数量挂钩,医生的技术价值得到体现

  “医务人员是否积极配合支持,事关医改成败。”兰孟偃说。在政府全额投入的同时,子长县着力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首先是推行以全员聘用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对医院院长公开招聘,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合同聘用、岗位管理。同时推行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将财政拨付的档案工资和津补贴作为基础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岗位工资按考勤发放,绩效工资按绩效评估发放。同时把医院经营利润的30%和财政补贴收益作为效益工资,按考核发放,使医务人员可变动工资占到工资总量的一半以上。县医院同科室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相差5700多元。新的人事制度和考核制度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与改革前相比,医务人员的收入增加了48%。今年上半年,县医院总诊疗人次同比增长21%。

  吴建军告诉记者,改革前,医生工资70%依靠财政拨款,30%需要自己挣;改革后,医生工资全额拨付,意味着医生可以无压力上岗。

  现在医生的收入不再和处方金额挂钩,而是和处方数量挂钩,医生的技术价值得到体现。

  内科主治医生井润婷是1994年到县医院工作的。医改刚刚实行时,她担心自己的工资会下降。很快,她发现自己的工资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因为自己是业务骨干,每月增加了1000多元。她发现,医务水平、看病人数量、服务态度等都直接和工资挂钩,发表论文有奖励,获得了荣誉称号也有奖励。

  吴伟也有相同的感受,作为普外二科副主任,医改后他每月能拿到6000元以上,比以前多了2000元。因为他是医院的外科骨干,几乎每两年就有一次去大医院进修的机会。他说:“别的医院都是进修期间就给个基本工资,我们医院是工资全给,连进修的住宿费也给包了。”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医院院长牛江平对记者说:“以前医院靠‘三角债’来保证人员工资,去年人员支出达到3000多万元,压力非常大。没有政府的大力投入,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有了投入,医院就可以‘轻装上阵’了。” 他认为,政府增加投入,推动了县级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但是,增投入还要结合建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深入开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抓好细节管理,才能让新机制更好地运行。

  镇安县人民医院的变化更大。“以前病人转出县外就诊的比例最高达到38%,现在不一样了,县财政投入1350万元,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还解决医务人员的住房问题,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临床人员由中专学历变成了本科学历为主,人员经费占比逐渐升高。”院长陈训说。

  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范兵说:“医改必须平衡好各方利益,包括医院、医生、患者、政府,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点。”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6日 05:55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马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