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湖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六)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国企科学发展要坚持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单元,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基础,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坚持“五位一体”,坚持科学发展。

  突出经济建设中心,保持企业持续发展。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谋发展、专心致志创品牌。这些年来,湖南中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预计今年实现销售收入706亿元,实现税利617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375%、511%,实现税利年均增长20%。未来10年,我国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对企业是压力,也是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切实担当起实现“两个翻番”的应尽责任坚持品牌立企着力提升品牌经营能力把握消费趋势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链实行信息货源和市场的有效对接构建品牌市场一体协同经营机制前瞻性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精神诉求的变化,在传承中提升品牌形象。坚持科技强企,着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发培育彰显品牌优势、符合消费安全趋势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原料;从原辅材料的研发使用着手,提高技术标准,并往前延伸分解到各环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性材料;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化技术,实现消费安全节点前移。

  加强政治建设,保持企业协调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坚持党对国企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是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必须毫不动摇。以理论建设为根本、能力建设为重点、作风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升领导班子的理论功力、发展能力、创新动力、团结合力和廉洁定力,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民主意识和创新意识。认真学习新的《党章》,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实现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认真细读中共党史,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体验实现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履行党员义务。始终把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发展建设建立在扎实可靠的群众工作基础之上。

  丰富文化建设,保持企业全面发展。“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做大做强企业,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强化“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构建“两个至上”进班子、进岗位、进制度、进流程的长效机制,引导员工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着力提高员工的公民道德素养,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员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敬业爱岗、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发展企业文化事业,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

  创新社会建设,保持企业和谐发展。企业是员工与社会的结合体,国有企业更是特殊的社会形态,至今仍担负着部分“社会化”职能。创新企业社会化管理机制,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决定企业科学发展的试金石。找准国有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定位,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坚决不走“企业办社会”的老路,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帮助员工实现安居乐业。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引导员工更新思想观念,更好地适应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政策宣导。坚持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完善职代会制度,创新员工表达诉求、参与管理的有效途径,落实员工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妥善协调处理好各种内部利益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努力保持企业内部和谐。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热心生态文明建设,保持企业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也是国有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每一个环节。特别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增强全体员工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周昌贡)

  从更高层次认识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以其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和与党的事业发展的契合性,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呼唤,源于实践创新

  党近十年奋斗历程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得益于改革开放伟大的实践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从逻辑框架上看,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严谨缜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涵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 “生态文明”、“文化强国”、“和谐社会” 等被列为重要内容,使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从发端探源上看,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源于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增强目的性、克服盲目性,少不了理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体现了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脉相承,对实践发展中的诸多重大问题创造性地作出科学回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从实践成就上看,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强国富民的科学理论体系。纵观中国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抢抓机遇,战胜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证明,科学发展观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真理,完全应该确立为继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体现一脉相承,彰显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是既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与前两者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是在思想方法上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坚持生命力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科学发展观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报告的亮点和全党的共识。二是在主题主线上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共同的主题,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根据实践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三是在发展路径上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源于实践,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实践所修正、检验和发展。伴随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适应实践创新而形成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了新的亮色和光彩,必将在广阔而深刻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重在活学活用,务必长期坚持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推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一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从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要真学真用,整体把握。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要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做到“四个更加自觉”。三是要联系实际,推动工作。紧密结合长沙实际,按照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长沙发展的战略支点,让美丽星城盛开科学发展之花,结出科学发展之果。(长沙市社科联主席、社科院院长:贺代贵)

  坚持四个突出 加速经济转型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特别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结合泸溪实际,就是要紧扣“四个突出”,加快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步伐,全力推进小康泸溪建设。

  突出调优结构促转型。当前,泸溪工业产品结构不优、精深加工发展不足、企业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发展泸溪工业首当其冲的是要推动结构调整,以资源进口、统一原料供应、破解电价偏高制约为纽带,采取兼并、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推进锰锌传统产业整治整合,组建“航母型”锰锌企业集团;以武溪工业园为平台,加大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度,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依托项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要紧扣锰锌深加工、铝产品扩能和生物制药等方面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加快发展椪柑深加工等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要立足铝土矿、磷、石煤三大优势资源,形成“上下衔接、配套紧密、资源自给”的铝产业集群,拉长磷产业链,主攻磷精矿浮选,加快开发磷系列产品;加快发展石煤、钼镍稀有金属提炼等综合利用项目,构建新的优势产业集群。

  突出科技创新促转型。发展泸溪工业最为核心的是要推进科技创新。要建立财政自主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施“科技创新引导资金专项计划”, 确保县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到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以上,着力破解关键技术瓶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积极推行“企校合作”和特聘专家等形式促进联动协作,鼓励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校通过成果转让、合作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多种形式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科技大系统的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把科技转化前景作为政府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把成果转化效果作为政府奖励的重要标准。

  突出节能减排促转型。发展泸溪工业最为关键的是要推进节能减排。要加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力度,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的投资发展,从源头上把好节能降耗减排关。要稳步推进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提升企业装备技术与生产工艺水平,大力发展环保型、科技型、生态型产业。以节能降耗为目标,以达标排放为抓手,以技术管理为关键,以合理布局为支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当前要重点做好硫酸余热余压循环利用、电解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文章,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确保经济环保实现“双赢”发展。

  突出破解瓶颈促转型。目前,发展泸溪工业最为突出的是要破解瓶颈制约。我们要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武溪工业园110千伏变电站尽快建成投用,切实解决企业“用电难”问题;积极争取落实工业电价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企业“用电贵”问题。倾力解决企业用电的后顾之忧,不断优化供电质量和降低用电成本。同时抢抓机遇,千方百计将一批工业项目挤进国家产业笼子。制定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奖励政策,加强银企对接引导,夯实银企合作平台,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公司,解决企业流动资金困难问题。切实做好“两民企业”贷款贴补工作,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担保公司,破解企业融资、项目贷款难问题。(泸溪县委书记:杜晓勇)

  对发展边界中心城镇的思考

  “口子”,一般指进出通道。有人把位于省际边界交通要道上的小城镇形象地称作“口子镇”,也就是边界中心城镇。建设好“口子镇”,对于贯彻十八大精神、发展地方经济、树立全省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应在关键环节为口子镇给政策、放权限,凿宽口子镇的“口子”,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突出顶层设谋,以战略立镇。应从建设“两型社会”、“四个湖南”的高度,实现“两个率先”的角度,把支持省际边界小城镇改革发展列入省委、省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针对一些地方对边界小城镇发展战略定位不高、关注程度不够、布局不科学、功能发挥欠佳等问题,提升认识高度,突出顶层设谋,形成“中间开花”、“众星捧月”的发展战略。结合撤乡并镇工作,抓紧编制《湖南省省际边界区域乡镇建设中长期规划》,将部门战略上升到省级战略,从“单兵作战”整合成“集团作战”,从资金“撒胡椒面”到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张图纸干到底,让各部门各显本领、各计其功,增强省际边界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突出优势产业,以特色兴镇。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产业就无从兴镇。应按照“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思路,选择50个左右有特色的口子镇,给予重点倾斜。立足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因“镇”制宜,一镇一策,实行个性化定位、高起点规划、差异化发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特别是在项目用地指标上实行优先安排,使特色更“特”,特色更“优”。

  突出权限下移,以开放活镇。口子镇是经贸、物流等较为活跃的地方,也是省际开放的重要窗口。相对于省会来说,它是交通、政务的“末梢”,而相对于兄弟省(区市)来说,它又是外省信息传递、运输物流的“端点”,是最为敏感的区域。因而,应着力强化“开放活镇、开放强镇”理念,以开放谋划政策、以开放破解瓶颈、以开放推进战略、以开放优化环境。应比照副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口子镇对辖区内各项工作行使职权,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在财税、土地、融资、生态补偿等政策上开“特殊小灶”,做到放权活体制、让利促发展。

  突出体制创新,以民营富镇。应充分认识镇域经济就是民营经济的本质特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各类市场主体,盘活各种资源存量,凝聚各方发展力量,增强口子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应加快村镇银行建设步伐,鼓励民间融资,允许和规范村镇资金合作社的发展。应落实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开展抵押担保服务,凿宽融资“口子”,活跃农村金融。应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速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各种要素向口子镇聚集。对边贸市场建设,应参照先进地区的成功模式,设立市场发展基金,凡新建农贸市场或标准化改造验收合格的,省里应按比例给予补贴,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突出人才引进,以科教旺镇。欠发达是人文素质低下的代名词。加快口子镇建设,人才是关键。应鼓励省市机关、大中城市、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到口子镇任职或挂职,形成“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的人才成长机制。优化村支两委建设,大胆启用部队退伍、打工回乡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年轻人担任村支两委主干,对业绩突出者,优先提拔为乡镇干部,使口子镇成为干事兴业的人才“聚宝盆”。

  突出考核监督,以务实强镇。没有考核监督的业绩是悬在空中的“业绩”。应以考核监督激发内在活力,以考核监督涵养务实作风。建议将口子镇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纳入一年一度的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体系中,突出生态环保、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的评价。实行一年一考核,两年一奖励,激发口子镇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务实强镇精神,增强不等不靠、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政府农办新闻中心主任:吕运涛 本版文字统筹 尹虹)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也是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任务。当前,湘南三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成为湖南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助推器,但也暴露出技术人才匮乏、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在永州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企业用工短缺现象尤为明显。永州应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切实做强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确保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发展职业教育良性对接、互动发展。

  紧扣“一大目标”,对接顶层设计。今年5月,省政府批准了《湖南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要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必须立足市情,按照示范区建设规划总体要求,围绕示范区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紧扣强化基础能力、深化教产合作、提升服务水平这一目标,切实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教育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紧密结合,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要加快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优质特色校、国家级重点和省级示范学校。力争3年内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达2万人,在校生5万人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招生1万人以上,在校生3万人以上;年职业培训突破3万人次。

  筑牢“两大平台”,对接硬件建设。一流的园区、厂房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一大前提。职业教育也应积极构建竞争力强的硬件平台:一方面,要筑牢基础平台。积极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推动各县区中职学校达标建设,力争到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级以上设置标准。加大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九嶷职业技术学院等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力度,打造支撑示范区建设的骨干职业院校群体。加快建设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另一方面,要筑牢师资平台。建立完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依托“十百千万”人才兴永工程,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职教师资队伍。市、县财政设立职教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由政府牵头,以市内大中型企业为主,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积极培育“双师型”教师。

  推进“三大创新”,对接市场需求。一是创新专业课程,立足实际和产业转移需求,建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创新办学模式。由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会同商务等部门和引进企业,探索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推行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车间教室合一、作业产品合一、理论实践合一、育人创新合一等“六合一”的校企合作模式。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依托的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同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落实“四大保障”,对接优质服务。发展职业教育,应把有关政策承接好,做到全力支持,用心服务。一是政府主导。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职业教育发展和加大投入的责任,将发展职业教育列入市、县区政府领导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全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长效机制,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市政府支持信用担保机构为职业教育融资提供担保服务。三是政策扶持。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在企业或企业到院校建立实训基地,对优秀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引导民间资本举办职业教育,在建设用地和减免建设配套费用等方面与公办院校同等对待。四是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永州市委副书记:唐松成)

  坚持科学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

  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遗余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全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抓好第一要务,夯实民生改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才有足够的实力惠民生、解民难,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十一五”期间,雨花区紧扣建设“中部强区”的奋斗目标,积极推进“产业集聚、生态文明、开放创新、和谐建设”四大战略,GDP跨过560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五年翻三番,主要经济指标跃居中部城区前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型工业加速发展,支柱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雨花区提出“区域一体化、产业高端化、城市品质化、管理法治化、民生幸福化”的五化战略,全面建设 “交通新枢纽、产业新高地、“两型”新标杆、法治新样板、和谐新典范”的“五新雨花”。

  坚持民生优先,认真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实施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的利民举措。近五年,投入民生资金25.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8倍,人民满意城市建设、食品安全整治、棚户区改造、社会管理创新等惠民实事成效明显。就业再就业政策得民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7万人,实现再就业4.9万人。“雨露工程”顺民意,率先实施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安居工程”暖人心,全面启动农村保障住房建设,让近三万名拆迁农民过上了城市安居幸福生活。

  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近年来,我们坚持从做好群众工作、提升信访工作水平和创新社会管理入手,主动下访,事先排调,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夸口称赞。积极推行 “一推行四公开”、“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等活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坚持以工作创新引领社会管理上水平,率先在全国实施标准化社区建设,全省首创首推“民办公助”扶残新模式、住宅小区“庭院式”计生服务管理新模式,打造了 “雷锋超市”、“孟繁英青护园”等一批特色工作品牌。坚持以机制创新带动信访工作出实效,建立了“一健三联”信访机制、“四级三调”调处体系等服务群众制度,真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使群众需求得到及时回应,群众困难得到及时帮助,不仅增强了矛盾解决的有效性,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群众安居乐业。(作者系长沙市雨花区委书记:周杏武)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6日 10:37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