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以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经济制度为目标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策解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科学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开放事业获得成功的根本保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同时,他们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科学地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等。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首先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根据十八大报告的有关论述,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概括为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和具体制度。《报告》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时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上述目标,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把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这一制度体系作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国改革的性质,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时从改革的内容来看,也更加丰富全面了。

  具体来说,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目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深化改革,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通过进一步改革加以解决。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管理中还存在重大决策不够规范等问题;国有经济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有待提高;国有企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等等。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目前也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社会化程度不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中贫富差距扩大,收入与劳动脱节,劳动收入相对资本收入偏低,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严重,利用公共资源谋取私利现象普遍,是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偏离了按劳分配的要求。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获得应有的报酬,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中,既存在着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仍然过多、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够充分的问题,也存在着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权威性需要提高,一些领域和方面如保障社会公平和民生建设等政府的作用没有到位的问题。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完善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减少政府对微观活动的干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财税体制、金融监管体制、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保障公平正义。

  四是完善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关键是要把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独立自主更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另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在对外开放中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当前的重点是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对外开放的效益和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必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

  五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一根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只有不断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得以巩固和完善。

  归根结底,就是要形成与社会主义本质相适应或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成熟完善的经济制度体系,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提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这是前无古人的一个伟大创举。但目前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不少矛盾、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警惕与克服两种片面倾向:一种倾向认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私有化程度不够,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过大,改革因此陷入了停滞,深化改革的关键是要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忽视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另一种倾向则对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出质疑,否定了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相通,都否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要性与现实性。应当看到,在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目标的新的改革阶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市场化固然是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但实现共同富裕、保障公平正义、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同样也是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这后一方面的内容在现阶段可能更为重要。市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发展市场经济如果不能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就会偏离正道,走向邪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机制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张 宇)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7日 02:44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