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学习十八大精神·访谈)

——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王天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为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表明我们党对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宽广,目光更为长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按十八大提出的这一要求,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抓改革、促转变、谋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王天义。

  (一)

  记者:发展必须转变,转变必须改革。很多人都认为,经济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制约转方式的最大障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理解十八大的这一精神?

  王天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成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在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现在转方式、促发展,还要靠改革开放,我们仍处于改革大有作为的时代。据统计,十八大报告中有86次提到“改革”,其中两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报告的第三部分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个目标并列相提,第四部分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前面,又增加了一个“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大报告的12个部分中,有两个部分在标题上出现经济体制改革,这足以说明改革在十八大报告中的分量之重。

  着眼未来,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体制机制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状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当前,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战略制高点。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主体、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利益协调主体,市场是把政府同各类微观经济运营主体连接起来的桥梁、配置各类资源的基础环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走向和运行质量。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各有优点、各有缺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行为在调解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自身的缺位、越位、错位。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既存在政府干预过度的问题,也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加以解决。从这个角度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过程,竞争性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础性和公共性领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关键是政府应该把自己该管的领域管好,把应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真正交给市场;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这也就是十八大报告所讲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

  记者: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把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割裂地看待二者关系,既不能不讲求市场规律束缚生产力发展,也不能只讲市场偏废政府的管理职能。只有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各司其职、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激发经济活力。

  王天义:首先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也是我们明确提出市场化改革方向20周年。20年前,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意义非凡。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一般商品劳务的价格95%以上已由市场决定,但是一些关键的要素价格还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核心资源、要素(如资本)、行业(如电信)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与进展仍比较有限。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政府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细,过度运用行政性手段干预市场主体特别是微观经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如果这种状况不加以改变,很可能导致企业努力的方向不是去争夺市场,而是去争取政府手中掌控的资源。这样,一方面会加大寻租空间,另一方面也会弱化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动力。

  问题所在,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正说明经济改革和资源潜力释放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只有把更多资源从体制束缚中释放出来,形成新的制度优势,才能够保证经济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中央领导同志最近谈到改革是最大红利,就是因为改革能创造、激活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的制度环境,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应该主要定位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应该让政府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真正解决在某些领域存在的政府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现在,一方面政府对公共产品生产分配的管理调解作用还不够强,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过度市场化造成利益扭曲,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为获取高额市场利润,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大量排放污染物,给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亟待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

  当前,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需要弱化政府在微观方面的一些管理职能,从不该管的领域中退出来,让市场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市场效率,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在坚持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通过强化政府这方面职能,弥补市场本身具有的不足和缺陷,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比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率的市场容易引发社会的不协调,以价格变化引导资源配置和再配置容易造成经济波动,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动力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等等。因此,需要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加以弥补。同时,还需要提高政府在宏观管理上的效率,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坚持取缔和打击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不法行为,倡导公平竞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互利共赢的良好市场行为。

  三是要注意加强二者的有机协调和配合,既防止出现否定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倾向,又防止只讲市场化、忽视政府作用的倾向。市场经济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市场规律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政府要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同时还要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政府还需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推动。当然,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繁,不仅不会弥补市场失灵,而且会抑制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政府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对自身的经济行为加以明确限定,加快转变职能,为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三)

  记者:改革未有穷期。我们已进入转方式的关键期、发展的转型期和改革的深水区。在这一阶段,改革的诉求与期待增多,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但改革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需要重点推进哪些改革?

  王天义: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市场需求,二是资本供给,三是企业活力。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要重点推进三大改革:收入分配改革、金融改革和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

  收入分配改革主要解决市场问题,有利于把我国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目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还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只有通过收入初次分配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才能真正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只有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等国民收入再分配改革,才能真正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消费预期,真正地刺激居民消费。如果我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巨大的内需潜力都被挖掘出来,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就能获得基础性的坚实支撑。而这既需要调动市场作用以提高经济效率,又需要调动政府作用以实现社会公平。

  金融改革能够大幅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化解金融风险。目前,一方面是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在一些地方高利借贷盛行;另一方面是居民缺少有效的投资渠道。其结果是金融配置效率较低,民间借贷领域还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而在金融改革中,放宽准入与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尤其重要。只有形成功能相互补充、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产品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激发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的活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才能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形成公平的市场环境,使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更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可以收到一箭多雕的效果,既可以解决基础设施急需的资金问题,又可以发挥民间资本机制灵活的优势,提高基础设施相关领域的经营效率,还可以解决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不公现象。当然,这里的垄断并不是指经营性垄断,而是指行政性垄断,即通过行政干预限制公平竞争所产生的对市场的独占。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竞争性领域已经对民营经济放开,但看得见、进不去的“玻璃门”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政府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有形和无形壁垒,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秩序;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就业创业和创新;通过完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记者 马志刚 欧阳优)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7日 07:32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