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上海综保区启动亚太营运商计划 政府改革是总部经济最好养分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设定一道门槛,然后让企业来申报,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这是发展总部经济的传统做法。日前,上海综保区启动亚太营运商计划,试图将政府改革方向与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在培育总部经济的跑道上,共同发力,这种新型的政企关系让人眼前一亮。

  改革是最好的“养分”

  按照计划,上海综保区希望用3年时间培育100家拥有足够实力,能够统筹国内、国际市场,统筹在岸、离岸业务,统筹贸易、物流和结算功能的亚太区营运总部,提升浦东乃至上海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国际竞争力。设定这样的目标,信心来源于坚定的改革态度。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也是培育总部经济最好的‘养分’,”上海综合保税区副主任简大年称,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浦东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允许企业通过设立专用账户,以合同或商业单据作为外汇支付凭证,解决了转口贸易因货物流和资金流分离导致单据不全而无法结汇的问题,有力促进了离岸转口贸易的规模发展。目前,该项试点已进入常态化运作,共有20家试点企业累计完成专用账户贸易额超过50亿美元。同时,综保区不断推进口岸监管模式创新,如率先在全国海关开展分类通关改革试点,率先探索跨采中心集中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率先建立“空运货物服务中心”等。

  这些改革为企业“松绑”后,综保区一大批贸易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功能越做越强,逐渐转型成为颇具实力的营运中心。目前,综保区共培育了200家营运中心、31家地区总部、50家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这些企业创造了上海保税区50%的经济总量。

  政企形成“契约关系”

  从贸易公司走向营运中心,改革是最大的推手;从营运中心走向总部经济,依然离不开改革。

  “以前发展总部经济,重在认定,轻于培育,同样一些改革措施也是从上而下的设计,与企业的现实需求有一定距离,”简大年说,亚太营运商计划最大的不同在于,管委会不再简单地审批和认定总部企业,而是与企业签约,按照企业提出的亚太总部定位目标和发展计划,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记者了解到,这个“契约”核心就是政企双方共同努力,构建一套“X+1”的政策扶持体系。其中,“X”是指海关、检验检疫、外汇、工商、税务、公安等职能部门推出的功能政策和便利化措施,“1”主要指个性化的财政扶持政策。

  企业增加“头脑”投资

  政府推出改革新举措,最高兴的还是企业。

  英特尔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首批参加亚太营运商计划的20家企业之一。该公司执行董事戈峻表示,公司正在考虑将英特尔中央处理器业务从境外整合到上海,“其实这一想法,公司十年前就有了,只是当时上海口岸的通关环境还不能满足英特尔面向全球客户的要求。现在,通关速度由过去的两三天缩短至了1天,最快甚至3个小时即可通关,综保委的改革举措为我们创造了将业务搬至上海的条件,毕竟中国市场拥有我们最大的客户群。”

  戈峻还表示,下一步英特尔将与综保委继续就通关便利、外汇管理等方面的诉求进行接触,提出企业的想法,同时将国际通行的做法提供给综保委考虑,希望能够助推上海综保区早日成为国际自由贸易园区。“我们和管委会已经签了约,今年公司的进出口总额将突破300亿美元,今后还将成为英特尔在亚太地区的物流运输、资金结算的总部,这也是我们的承诺。”

  有意思的是,就在3年前,英特尔将位于外高桥的制造工厂迁移至内地,如今新的总部计划又呼之欲出,这正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则生动故事。

  短评

  深入走转改 展现新气象

  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首要的政治任务。十八大闭幕以来,上海各界都在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上海广大共产党员、各级干部和全市人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深刻领会”的要求,原原本本读文件,联系实际勤钻研,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学致用、以用促学,努力将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化为推动上海在新起点上争取新进展、新开拓、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从今天起,本报开辟“学习贯彻十八大、继续当好排头兵”专栏,将报道本市各地区各部门以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情况,报道各条战线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成效,报道本市干部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情和行动,进一步推动学习,凝聚力量,促进上海的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报道好学习贯彻十八大的新风貌、新气象,是党报新闻工作者深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又一次实践、又一个推动。我们要围绕十八大的鲜明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三贴近”原则,倾听群众心声、反映基层创新。我们要倡导“短、实、新”的文风,让报道更加入脑入心,不断提升报道的引导力、影响力,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0日 21:08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