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看十八大报告经济结构调整重要论述:走进“第三极”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天津滨海新区临港工业区。资料图片 

  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

  时下虽已是严冬,但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极”的天津滨海新区,依然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车行在滨海新区,随处可见林立的塔吊。曾经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如今正崛起座座现代化产业园。新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前三季度,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率高达34%。

  快速增长的动力从何而来?

  “欲成大事,先谋大局。”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仁刚介绍,自2009年11月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后,新区开始下决心打好“十大战役”攻坚战,重点开发建设南港区域、临港工业区、中心商务区、中新生态城、东疆保税港区、中心渔港等十大区域。在这一系列规划中,“立竿见影”的房地产板块并不突出。

  “十八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张仁刚说,“几年来,我们抵制住了房地产热等诱惑,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放大先进制造业的自身优势。”

  耐住寂寞,效益日显。数据显示,在当前一些地区土地财政陷入困境时,天津滨海新区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7.5%。

  走进泰达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记者仿佛置身科技的海洋。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腾讯数据中心、惠普数据中心等多家云计算企业相继落户于此,这里已成为京津地区颇具特色的“云计算产业基地”。

  园区服务部副经理王宏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7年,该企业曾与国内某知名企业合建软件外包产业园区,但合作一度不顺。于是对方提出改为开发房地产获得利润,新区则可拿到数十亿元的土地出让金……但新区拒绝了这一要求,而且回购地块,继续用于发展高端服务外包业。

  “多亏了当年新区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的决策,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王宏民说,滨海新区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格局,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的思路功不可没。

  把握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

  巨大的白色叶片,在风中不停转动,源源不断输送清洁绿色电能。驱车行驶在滨海新区北部的中新天津生态城,街道两旁巨大的风力发电机让人震撼不已。

  过去5年中,全球前十大风电整机制造商已有半数落户于此,这里正成为世界级风能产业基地。

  在滨海新区的津能明阳风电设备制造基地,记者看到,一批批风电装备,正准备运往全国各地。“这个项目科技创新程度高,完全投产后,将形成百亿产值。”该企业副总裁张长增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创新驱动已成为滨海新区的核心发展战略。

  近年来,滨海新区政府多方投资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营造适合科技企业发展的投资环境,累计建成高科技孵化基地12个,研发孵化面积达90万平方米。同时,每年还会拨出财政收入的5%,给予注册科技企业在研发、融资等方面专项资金扶持,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何树山介绍说,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为代表的航天产业,以渤海钻探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产业等,已经纷纷落户滨海新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增长引擎。此外,滨海新区还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形势,在龙头项目基础上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做大产业集群,形成了电子、汽车、装备制造、石化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或区域级产业集群。

  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

  大项目虽多,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却不多,滨海新区的发展看重GDP“绿色指标”。

  在采用“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资源化再利用”模式的北疆电厂,记者注意到,这个新型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所产生的废弃物,都被下一个环节充分利用,实现了效益最大化、排放最小化。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何树山说:“滨海新区的发展也将秉承这一思路,注重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所有新建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筛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一律不允许立项。”

  走进滨海新区规划展馆,新区发展蓝图尽收眼底。展馆讲解员何丽指着规划图上一片仍在建设的区域介绍,“在良好的投资环境下,一大批具备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特色的项目,正在滨海新区不断生根发芽,并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在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之下,滨海新区的发展日益提速,目前已拥有1个千亿级企业集团、3个500亿级企业、12个百亿级企业,龙头项目规模大、数量多,产品和技术水平领先。”滨海新区副区长阳世昊感慨地说,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开发开放的前沿,未来将会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努力争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记者简析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天津滨海新区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环渤海经济区,为何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异军突起,成为继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滨海新区没有重复过去的工业化道路,它的起点就很高:瞄准那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正是因为有了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滨海新区才抓住了契机,实现了腾飞。

  调结构,练内功。今天的滨海新区,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各种挑战。未来何去何从?这不但是摆在滨海新区耕耘者面前的必考题,同时也成为海内外观察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远景的重要参照。

  “十八大报告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前进依据!”新区耕耘者说,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这些令人振奋的论述,将为新区的未来发展再添澎湃动力。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2日 05:56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