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为“美丽中国”开启新航程——生态文明建设基层实践聚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奋进中国·十八大精神在基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一个全新高度,也为各地发展提出一个重大课题。记者近期采访中了解到,从理念到路径再到制度创新,一股在新起点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力正在各地涌现,为建设“美丽中国”带来启示和思考。

  坚定信念:不尊重自然的发展道路是走不通的

  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是京津沙尘暴发源之一。当记者来到库布其沙漠东端一个叫展旦召的小村庄时,村民吴飞家的40多只绵羊正在圈舍里悠闲地享受午餐。一旁的仓库里堆满了从自家草场上打回来的紫花苜蓿等新鲜饲草,足够它们度过整个冬天。

  10年前守着日渐退化的草场每天犯愁如何让羊儿吃饱,现在吴飞家80亩草场已经重现了他小时候的繁茂景象。

  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丁崇明说,铁的事实证明,不尊重自然的发展道路是走不通的。由于大量开荒和过度放牧,上世纪80年代初鄂尔多斯市荒漠化面积曾达到国土面积的86%。2000-2008年,鄂尔多斯逐步在全市范围实行禁牧,引导农牧民转向设施圈养,同时大力恢复草场植被。

  经过几年努力,鄂尔多斯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成倍上升,不仅换来了蓝天绿地,而且牲畜质量明显提高。“过去10年,大自然给鄂尔多斯上了深刻一课,这是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笔宝贵思想财富。”丁崇明说。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记者在采访时深切地感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正在基层变成坚定信念,在快速发展中积极反思和调整人类自身行为成为一种共识。

  从无人知晓的江南村落一跃成为海内外公认的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努力守护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此江西婺源县旅游委副主任王晓玲深有感触:“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尊重。”

  近几年来,婺源率先在全国创建了193个自然保护小区,封山育林180万亩,累计关闭200家木竹加工厂。在客流量屡创新高的同时,婺源不断启用更高标准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所有村庄聘请保洁员,所有农家乐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所有绘画写生景点的油彩污水全部集中处置等。

  探索路径:只有让绿色产生效益,才能真正保护绿色

  2009年江西申请建设鄱阳湖国家级生态经济区时,曾有人提出一个疑问,生态保护不仅需要多投入,产业发展还受限制,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江西为什么会感兴趣?3年后,记者带着同样的疑问来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示范区共青城市一探究竟。

  在共青城全国青年创业园,记者走进了锦兴纺织公司厂区,整洁的车间内只听机器轰鸣,却看不到几名工人。据介绍,由于采用世界顶尖设备,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厂区粉尘污染大大降低,同时用工减少90%,产能提高30%,产品附加值提高40%。

  共青城市委书记李晓刚说,锦兴纺织公司代表着共青城的产业发展标准: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这是我们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处理上坚守的底线。目前,共青城市人均GDP达到9800美元,是江西省平均水平的三倍,万元GDP能耗仅0.28吨标煤,不到江西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空气和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与共青城遥相呼应,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边缘的达拉特旗,一条全新的生态产业链正在崛起。

  过去8年,达拉特旗东达生态移民村累计吸纳从周边生态退化地区搬迁出来的农牧民近万人。负责建设移民村的东达蒙古王集团同时引入獭兔养殖引导移民改变传统畜牧方式,现在这条绿色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

  今年东达移民村獭兔养殖全产业链规模产值已经超过3亿元,獭兔养殖给一个普通养殖户(2500只)带来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初步形成了生态系统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百姓致富—更加注重生态系统修复的良性循环。

  “只有让绿色产生效益,才能真正保护绿色。”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赵永亮说。

  突破瓶颈:制度创新和公众参与

  一些地方官员和专家在采访中坦言,当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是生态的差距,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最大的瓶颈在于能否克服局部和整体、短期和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迎难而上的动力在于制度创新和公众参与。

  江西南昌的湾里区风景名胜众多,有南昌的绿肺之称,然而在近年来全市经济快速增长中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在传统考核体制下,各区县的GDP攀比心理严重,而承担了大部分生态保护责任的湾里区,经济发展慢,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一度都比别的区县低很多,干部都不愿意待了。”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说。

  2009年,南昌市开始在全市区县范围探索政绩差异化考核制度,按照各区县的功能定位确定考核内容,工业开发区重点考核工业增加值,而湾里这样的生态功能区则不再考核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指标,主要考核生态禁伐、森林防火等生态建设指标。

  为了让不考核经济发展任务的湾里区拥有足够的发展财力,南昌市还尝试每年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近5000万元,保障其生态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不让搞生态保护的地区在发展上吃亏。

  “过去,生态建设部门就像球场上的板凳队员,改变考核制度后,一下子变成了场上前锋。”湾里区林业局局长罗时林说。实行差异化考核后,湾里区连续3年位居南昌市考核第一。

  如果说,南昌差异化考核制度创新是从体制内主动释放驱动力,那么PM2.5监测纳入环保新国标,则显示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股外部动力源泉。

  从2011年秋天到岁末,横跨京津冀等9省市持续蔓延的雾霾天气,把空气质量超标问题推到社会舆论聚光灯下,公众呼唤PM2.5监测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

  2011年12月30日,环保部常务会议通过了经过两轮意见征求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将PM2.5、臭氧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2012年1月6日,北京市环保部门首次公布了一组研究性监测数据,拉开全国启动PM2.5监测及发布工作的序幕。

  从公众感知雾霾困扰,到“围脖们”借助网络平台呼吁推动,再到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出台,PM2.5在几个月内快速升温并正式亮相,完成了一次公众民意表达与国家环保政策调整的良性互动。(记者:张舵、郭远明、张丽娜、李钧德、张淼淼)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2日 14:37 来源:新华网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