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实干实绩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景俊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更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一定要认真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的部署,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推动文化发展的实干实绩,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一、党的十八大对文化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把握和部署,有很多新的特色和亮点:一是坚定地把文化建设纳入了党和国家战略的最新布局。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达到了新的水平,也充分体现了党在战略和全局层面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重大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全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是明确指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五个新的目标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要使“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这反映了党对文化既是目标构成、也是推进手段,在实践层面的科学认识,也体现了党对小康社会内涵更加成熟和全面的把握。三是进一步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和目标任务。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深化五大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这体现了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最新要求。四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目标、方向、原则和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强调关键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同时,还深刻认识中华文化价值观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创新和丰富,强调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还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这是党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发展文化生产力基础上的新思考,是全球化视野下对提升综合国力作出的新部署。五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新的表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在党的报告中出现。《报告》用24个字的新概括,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将更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文化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第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至今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正是这瑰丽璀璨的中华文化,共同的精神家园,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维系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世界文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必须挖掘、利用好这些至高、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彰显陕西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文化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和体现。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科学进步的核心价值观时,它是精神动力、吸引力,是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要发挥好文化在经济建设、科教发展、民生提升、生态打造中的理论牵引,思想先导、舆论宣传作用。同时,文化作为物质生产力,硬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必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第三,文化是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文化既是人民信念、信仰之源,也是人民丰富生活之源。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必须把文化育民、富民、惠民、安民的要求贯穿于文化改革发展始终,作为保障和实现民生目标的重要内容,使人民群众既有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实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结合陕西实际,我们更应从历史发展的纵深和世界文明的高度,深刻审视、挖掘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和潜力,充分依托陕西先进的科教实力,丰富的文化人才、广阔的市场空间,进一步调整思路,抢抓机遇,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三、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面向全国建设文化强省,要大力推进思想解放和理念创新:要跳出文化看文化,树立“大文化”观念。既重视文化项目开发、产品生产、活动开展及服务提升等文化领域自身的发展,更注重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的融合发展;既重视发挥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主力军作用,更注重协调党政各部门,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参与文化建设。要跳出陕西看陕西,形成“大开放”思路。在资源开发上打破界限,面向全国推动挖掘利用;在市场准入上放低门槛,着眼互利共赢,但求所在、不求所有;在项目融资上,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国内外优势资本合作发展;在发展主体上,坚持自主孵化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提升存量,引进增量,做大总量,实现跨越发展。要创新模式求发展,增强“大市场”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构建统一开放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坚持以资本为纽带,推动优势资源整合,培育更多优质市场主体;以优化服务、改善投资环境为重点,转变政府职能,拓展服务功能,营造更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要创新举措,加大力度,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握导向,加油鼓劲,凝聚形成文化建设合力。精心组织“十八大精神在三秦”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引向深入。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大力弘扬陕西精神,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西部强省建设的强大动力。二是以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目标,繁荣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国家遗址公园,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三是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重点,壮大陕西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突破。以繁荣文化市场、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文化消费等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集合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举措,推动重点园区、基地和龙头企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四是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手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不断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热情和活力。巩固改革成果,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合格市场主体。进一步理顺文化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五是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努力打造一流文化精品,提升陕西文化影响。实施精品战略,加强策划推动,做大做强“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陕西戏曲”、“陕西民歌”、“韵律陕西”、“三秦书风”、“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等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更多具有中华气派、体现陕西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实现文化精品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是以高端文化人才为引领,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形成文化强省的坚实支撑。实施文化名家工程、文化顶尖人才工程和四个一批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拉动效应,推动观念更新、管理创新和精品出新。健全完善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机制,把陕西打造成富有吸引力、竞争力、创造力的文化人才聚集地。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2日 17:56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