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题采访 让民生承诺落到群众最关切处——福建闽侯县保障和改善民生纪实(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破旧的教学楼,整修一新,还配备多媒体教室和音乐室、电脑室;坑坑洼洼的校园道路,改建成平坦的水泥路;泥泞不堪的操场,变身为标准化篮球场……这是闽侯县鸿尾乡偏僻的山村小学——桥头小学一年多来发生的变化。

  桥头小学的喜人变化,是闽侯县教育惠民的一个缩影。改善民生,既要靠政策,也要靠建设。近年来,闽侯县像抓经济那样抓民生,大投入、上项目、重建设,让一个个民生承诺落到群众最关切处。

  教育优先 均衡发展

  “以前,我们学校软硬件都不如平原区的学校,很多学生流失了。现在,条件大大改善,学生又回来了,这学期由原来的180多人增加到220多人。”桥头小学校长郑冬升高兴地说。

  近年来,闽侯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达25%以上,教育经费从2009年的5.14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8.77亿元。强大的财力支持,使全县中小学校舍建设大提速。三年来,全县安排校安工程重建项目69个、总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资1.3亿元,竣工58个项目,其余11个项目正在施工;加固项目89个,总投资4000多万元,现已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有139所中小学通过标准化学校验收,标准化学校比率居福州市前列。

  此外,为提高山区教师待遇,自2009年起,闽侯县对洋里、大湖等四个山区乡的教师给予工作补贴,今年还提高了补贴标准,根据学校不同地理位置,教师可领到每月300元或400元的补贴,坚持在山区工作满10年以上的教师每月另加100元。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就增加投入126.6万元。

  此举受到了山区教师的普遍欢迎,很多原本一心想调到平原区学校的教师选择了留下来。“通过提高教师待遇,稳定了山区教师队伍,促进了山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县教育局局长江道平说。

  住有所居 安全舒适

  “通过‘造福工程’搬迁,住上了现在的套房,宽敞明亮多了,既安全又舒适。”在大湖乡东姚村新村小区,村民姚孝科感慨地说,“以前的土房子在山脚下,光线很暗,最担心下大雨山体滑坡。”

  东姚村村支书姚超美介绍说,为搬迁安置地质灾害危房户,闽侯县大力实施“造福工程”。仅在东姚村,近年就规划建设135亩(配套农民公园等),安置138户,政府补贴每人2500至6000元。目前,已建成100多户,有10多户入住。

  县委农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十年来,包括省级下拨资金在内,闽侯县共投入近千万元实施“造福工程”,搬迁安置1648户7455人,主要分布在廷坪、大湖、洋里、白沙等山区乡镇。实施“造福工程”异地搬迁后,这些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此外,闽侯县持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今年共安排白沙保障性住房、荆溪镇软件园五期等8个项目,计划建设保障房6807套。其中,廉租房40套,公共租赁住房504套,拆迁安置房6263套。目前,拆迁安置房已全部开工建设,年内可基本建成保障房4790套。

  2010年,闽侯成为全省首个残疾人安居工程试点县,县财政投入400万元,向社会募集善款636万多元,仅用一年零三个月,就让全县443户贫困残疾人住进了新房。今年,闽侯继续实施残疾人“安居工程”,投入50多万元,对35户残疾人危房户(无房户)建房实施补助,帮他们乔迁新居。

  饮水安全 出行便捷

  如今,白沙镇汶溪村村民只要一打开水龙头,就能接到哗哗流淌的自来水。

  白沙镇区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原先靠井下村水库供水,随着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增多,这个水源已不够用。今年2月底,闽侯县启动建设白沙镇第二水源供水工程,由县城引自来水至白沙,管道总长16公里,总投资1800万元。6月初,一期工程竣工并通水,白沙镇区2万人喝上自来水。二期工程完工后,将惠及更多百姓。

  近年来,闽侯县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建设467处,让7.6万群众喝上“放心水”。“‘十一五’期间,全县水利总投资近15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0.27亿元,推进民生水利、安全水利、生态水利三大水利项目建设。”县水利局局长林国雄介绍。

  让道路更通畅、出行更便捷,也是闽侯县民生事业的发展着力点。

  在完成农村道路村村通之后,闽侯将道路延伸到自然村,持续提升,今年初以来投入716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其中,投资870万元建设自然村公路;投入3600万元,完成254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一项项落到实处的惠民之举,正点亮闽侯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记者 梁建平 段金柱 通讯员 陈宗兴 蔡传)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2日 20:11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