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江苏泰州学习十八大 闯出一条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新路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省委、省政府今年10月下发21号文件,将泰州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泰州先行先试,为全省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面对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泰州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过程中,如何做好各项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新路子?记者近日连线泰州市委书记张雷,并请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教授进行点评。

  建成“三个名城”,衡量泰州科学发展的新标尺

  本报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这对泰州工作和泰州人民产生了怎样的激励和反响?

  张 雷:胡锦涛同志指示我们“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要求泰州“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回顾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正是因为我们始终牢记胡主席的嘱托,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考验中,泰州的发展不仅没有放慢,还实现了经济总量“四年翻番”,建成国家医药高新区、国家出口加工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成效,城市形象实现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一个地区只有真心实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是目标更是导向。泰州要以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抓好省“八项工程”推进落实,致力建成“三个名城”,即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和谐共生的生态名城。这“三个名城”建设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医药名城重在提升发展硬实力,是基础;文化名城重在提升发展软实力,是灵魂;生态名城重在提升发展持续力,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务求必成。而建成“三个名城”,就是衡量泰州科学发展的新标尺。

  徐康宁:泰州怎么去发展、发展什么能够在江苏乃至全国更具示范意义,需要把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结合起来。泰州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具备了一个城市完整的功能,实属不易。一个城市,需要提供非常好的环境,具有比较好的城市品质,才能够集聚更多更高端的生产要素。泰州的“三个名城”建设目标就很明确,内容很实在,不求面面俱到。泰州敢于提出这个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在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方面为全省作出更大贡献。

  先行先试,咬定“一个全国领先、五个全省前列”

  本报记者:在谈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泰州全市上下都会提到省委、省政府21号文件,这份文件将对泰州未来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张 雷:10月25日,省委下发21号文件,即《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泰州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决定在泰州开展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加快转型升级是一项全方位、广领域、多层次的系统工程,被列为全省“八项工程”之首,为什么选择在泰州试点?我认为,把泰州确定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既是为泰州发展“釜底加薪”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苏中崛起的重要决策。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对泰州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我们要大力鼓励先行先试,推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确保到2016年形成“一个全国领先、五个全省前列”的发展目标。其中,“一个全国领先”,就是确立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全国领先地位。“五个全省前列”,即确保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提升、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发展、园区特色化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徐康宁:我认为,泰州创建转型升级示范区很有必要。作为苏中异军突起的中心,泰州需要明确的发展战略来引领苏中、带动苏北,不仅成为江苏地理上的中心,而且在发展上也能形成某种示范效应。

  中国未来城市的空间格局,不可能只是在大城市中发展制造业和集聚高端人才、生产要素,也会和国际上一样,跨国公司总部和重要研发部门集聚到大城市周边环境好的中小城市。由此,我想到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慕尼黑,犹如泰州之于上海。斯图加特是个小城,慕尼黑是德国的第一大经济中心,但很多先进制造业和重要研发中心都集中在斯图加特,而斯图加特到慕尼黑的距离与泰州到上海的距离差不多。泰州要成为“中国的斯图加特”,关键在于形成集聚高端要素的平台和基地,而在这方面泰州完全可以做到。

  走出“三条特色路径”,推进“泰州试点”的关键

  本报记者: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泰州新确立的转型升级目标令人振奋,这主要是着眼于发展成效的示范。而在今后的发展路径选择上,泰州还有哪些深层次的考虑?

  张 雷:转型升级示范的关键是路径示范。我们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泰州后发优势,超越传统的、常规的发展路径,打破区域界限、部门壁垒、条块分割、行业局限、利益束缚,探索“融合式发展”之路,努力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

  具体来说,泰州正在超越从开放型经济再到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模式,致力走出一条以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路径;超越传统的镇村经济发展模式,致力走出一条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为标志的集约化发展路径;超越污染末端治理的发展模式,致力走出一条以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为导向的绿色发展路径。这“三条特色路径”,是我们在发展思路、举措上的自我突破,也是泰州现代化建设之路的具体探索。

  徐康宁: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增长路径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路径示范就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我认为,泰州要成为“中国的斯图加特”,还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发展,打造一批“隐性冠军”,这一点特别适合泰州进一步发展。二是在和谐发展上做出示范,使城乡之间、阶层之间更为协调,这对江苏和全国都是巨大贡献。三是要重视扩大内需,如何把一些对外需有较多依赖的优势产业转向既靠外需又靠内需,对泰州而言非常重要。四是要让文化在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泰州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这方面可以做出大文章。(记者 刘宏奇 顾介铸)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6日 11:31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