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实现国土资源工作新跨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复垦后绿色连天。

  这次出席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感慨至深。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总结了过去五年、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阐述了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方针政策和战略布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令人深受鼓舞并倍感责任重大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目标,为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破浪前行树起了光辉灯塔,吹响了嘹亮号角。

  一、大力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纵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我们深刻地感到,党的十八大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十八大报告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个重要目标之一,并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摆位之高前所未有。在结构篇幅上,十八大报告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进行了系统、完整、深刻的阐述,内容涉及30多个方面,分量之重、论述之详前所未有;在部署要求上,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要求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党的十八大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战略位置,是历史使然。

  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为“三位一体”,即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在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社会建设,拓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源粗放问题的关切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两个百年目标”。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战略位置,是发展所需。

  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型期。国民收入正在从中等水平向高收入阶段跃升;国家建设正在全力向城镇化、现代化目标迈进;经济发展方式正在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从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跨越。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生态恢复为主方针,切实转变资源粗放利用方式,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华丽转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意义极其重大深远。

  党的十八大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战略位置,是民意所归。

  近30多年来,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中国速度和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大片经过数代人耕种的良田沃土被建设所占用,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受到威胁;不少被征地的农民失地、失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采,使许多重要矿种储量锐减,矿产资源持久保障能力面临严峻挑战;矿山环境治理滞后,大量湿地、草原、滩涂开发,加剧了生态失衡,降低了生态修复功能,给人类的生存空间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十八大报告要求节约资源,合理开发资源,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十八大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正是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审时度势,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

  二、大力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必须倍加奋发勇担重任

  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未来发展描绘出了一幅更加清晰壮观的宏伟蓝图,为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赋予了更加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我们必须以崭新的精神风貌,积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要树立倒计时的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成就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等等。这一系列目标,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同时,要在短暂的8年之内完成如此繁重艰巨的任务,也深感时间紧迫,挑战严峻。我们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进入倒计时的紧张状态,以高昂的工作激情,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按照十八大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各项工作。

  要树立敢于担当的使命感。

  国土资源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的物质基础,始终是支撑、保障、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素。在我们的肩上,时刻压着两个艰巨的历史重担。一个是立足当前,为全力推进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另一个是着眼未来,保护资源,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可耕之田、可采之矿,更大更美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土资源部门正面临着人均占有土地、矿产、淡水少,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刚性需求大,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两难困境。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发挥聪明才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代昌盛作出积极贡献。

  要树立创新突破的高标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当代人的崇高责任,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美好未来打下良好基础,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伟大使命。当前,我们一方面要认清十八大后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明确思想定位,提高工作站位,推进落实到位,做到认识有新提高,思路更加开阔,斗志更加高昂,要求更加严格,工作更加扎实,成效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必须直面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认真总结和审视过去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实际问题,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加倍努力,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的提升跨越。

  三、大力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重在落实行动创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强节约集约,保护资源,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意义、原则、方针、目标、重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这是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纲领和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高举十八大旗帜,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昂扬的工作激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集中更大精力,抓节约,强保护,大力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规划宏观调控,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国土资源部门是在政府领导下,负责编制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职能部门。这三个规划尤其是国土规划,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功能区划分、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空间结构、时序节奏、衔接协调相关规划等具有全局性的指导作用,是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坚持以规划为抓手,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合理界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区域划分,科学构建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为其他专业规划提供科学的国土开发空间构架。

  就辽宁而言,经过多年努力,目前首部国土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于2011年颁布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经过两轮修编,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土开发、利用、保护的空间布局初步完成。下一步,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规划的实施和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实现无缝对接,凝聚成强大的规划调控合力。

  (二)注重控制开发强度,适度把握资源利用节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国土资源开发和消耗强度同步加大。土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不少地区已呈现无地可垦的现象。矿产资源开发在矿产品市场价格不断走高的利益驱动下,规模和强度持久不衰,不少地区资源储量大幅减少,重要矿产紧缺,能源进口剧增,战略储备有限,资源保障风险增加。

  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在保障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控制开发强度,掌握开发节奏,实现国土资源的持久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在土地利用方面,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降低土地消耗强度,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当务之急,要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创新耕地保护机制,调整土地利益关系,强化党委政府保护责任,全面形成党委政府、管理部门、农民“三位一体”的互相协同、互相约束的保护耕地的强大合力,严格控制和尽量减少各类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三个平台”为抓手,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改善耕作条件,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出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要进一步增强保护力度。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短视行为令人忧虑。一些地区把探矿、采矿作为发展当地经济增加GDP的重要途径和致富的摇钱树,不计市场需求,不顾国家全局,不从长远考虑,有矿就挖,见矿就采,滥采乱挖,采富弃贫,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我们必须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坚决予以遏制。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地质找矿投入,落实“358”找矿目标,推进地质找矿新突破,增加资源储量。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矿产地战略储备,加强开发管控,对优势矿产开采实行总量控制,确保永续发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强采选监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强化矿山环境治理,从机制制度和管理创新上,加强矿山环境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三)加大资源节约监管力度,促进资源粗放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切实转变资源粗放利用方式,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生产、生活方式革命。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资源利用方式长期处于粗放状态,资源利用效益低下,浪费严重。我们一定要按照十八大要求,以极大的工作热忱、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创新突破。要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效益意识和节约优先的战略意识,切实把节约资源,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摆到突出位置。要加强全过程的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消耗强度。要完善制度强力推进。

  去年下半年以来,辽宁先后制定出台了五项机制制度:即建设用地控制标准,严格按指标批地供地;建设用地评估制度,严格审核用地需求,未经评估不受理用地报卷;用地竣工验收制度,不通过用地竣工验收的项目不通过整体验收;建设项目实地监管核查制度,省厅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实地核查率达到100%,对一般项目的实地核查率不低于30%;建设用地效益考核评价制度,对成效突出的给予用地指标奖励,反之扣减用地指标。这五项制度的实施,强化了土地利用过程中五个关键环节的监管,对防止粗放浪费现象,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使GDP耗地率下降了30%。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方面。尽管我们前些年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资源粗放利用方式还未根本转变。我们必须把加强节约集约、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和历史任务摆到突出位置,着眼机制制度,立足一点一滴,脚踏实地,抓好每个环节,办好每件事情,使节约集约蔚成风气,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四)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努力实现国土资源工作新跨越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20字工作格局,是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实现国土资源各项目标的根本保证。目前,辽宁省委、省政府已下发文件,对建立健全20字工作格局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新的工作格局初步建立。下一步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积极主动地协调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积极主动地加强宣传教育,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发动,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实现上下联动,让新的工作格局展现出无限威力,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谱写出更加灿烂的国土资源工作的新篇章。(作者:十八大代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季风岚)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7日 15:21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