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怎么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青海怎样打造文化名省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这一重要理论勾勒出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来的,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文化强国是文化的特性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必然追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针对青海文化人才队伍和文化竞争力现状,“建立文化人才培养、开发、使用和激励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之路”,为提高文化竞争力提供人才保障显得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在2011年参加青海文化大发展调研活动时获悉,我省文化人才队伍仍有许多问题,制约着文化名省建设的进程和质量。文化人才队伍总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文化投入不够,人才再培养成本高;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基础薄弱,缺少应有的市场竞争力;民族地区文化人才偏少,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市场竞争力不足。文化产业主体不强,总体数量偏少,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文化产业结构不优,民间文化和民族产业亟待研发;以软件业、会展业、现代传媒业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动漫、创意等高端文化产业举步维艰;文化产业硬件建设逐步完善与软环境发展不相协调、群众文化热情高涨与乡村文化作品供给不足、文化需求多元化与社会文化人才整合利用不够的矛盾比较突出。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广大人民在身心健康、精神愉悦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为此,青海应从以下措施着手打造文化名省。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青海省情,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研究制定不同的文化人才培养方法、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以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知识能力、业绩大小等为主要指标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制定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人才竞争机制;实行一岗一薪、多岗多薪,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等多种分配方式。

  开通人才交流渠道。立足长远、着眼发展,分清轻重缓急,从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有计划、按比例、分步骤地进行梯级性选拔和配备人才,形成有序、良性和相对稳定的人才梯队。坚持文化人才的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相结合,打破内部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传统观念和用工制度;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招录成熟人才和高校优秀毕业生;依托劳动合同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开通单位内部与外部人才的相互交流渠道,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化流动。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培养。一方面,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选用机制,把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优、专业艺术精、工作能力强和学术造诣深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上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交任务、压担子、开拓性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派遣人员到发达地区、上级机关挂职锻炼,还可以在师范院校举办系列性的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再培训,甚至择优派往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等。

  重视业余文化人才培养。各级文化部门及单位应当吸收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的业余文化骨干参与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经常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核心力量;引导和培养农村牧区民间艺术团队带头人,朝着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发展,使文化业余人才与专业文化人才相得益彰,形成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文化人才队伍网络;创建文化志愿者信息库,采取集中培训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引导他们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文化意识、产业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其成为一专一能、一专多能的文化人才。

  完善人才培育资金保障机制。要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本和文化人才效益理念,把文化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文化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文化人才工作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人才资源开发,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担的多元化文化人才投入机制,健全各级文化人才培育基金、文化创业基金和人才文化奖励基金。(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王大钊)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9日 14:15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