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河道美容师”下岗记——从一名清理工的亲历感悟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榕江,粤东地区第二大河流,环绕揭阳市区流经汕头出海。

  近日,记者徜徉在榕江岸边,微风轻拂,风光旖旎;美丽榕江,碧水清流。揭阳这座现代新城充满生机,充满韵味。

  “过去可不是这样,水脏得很,水浮莲疯长,盖住了河面。”曾在榕江河道上作业20年的清理工黄政林感慨万千。对榕江,黄政林感情深深。榕江蒙尘时,他是河道清理工,不过,他更喜欢被称为“河道美容师”。后来,榕江变清后,清理任务剧减,他光荣“下岗”,改行当起了环保工人。

  谈起这些年来的亲历,黄政林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到了实处,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十八大报告单设篇章,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我听后很受鼓舞,也很有信心,你看榕江美了,揭阳也美了,我们的祖国也会越来越美。”

  水浮莲带来的警示

  榕江是揭阳人民的母亲河,在该市境内集水面积28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3.4%。如果榕江出问题,揭阳的可持续发展就成问题;如果榕江没有保护好,揭阳人民就无法向后人交代。

  榕江不是没出过问题。过去,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张以及河道两岸人口的增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无节制地排入河道,河水水质不断下降,江面多次爆发水浮莲,让揭阳人民头疼不已。

  “水浮莲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虽然频频打捞,但效果并不理想。”黄政林回忆,当年河道上活跃着20多个清理工,乘坐自制的小木筏,整天穿梭在河面上打捞水浮莲。

  “后来,市里还调来专业清理船,一天就打捞出水浮莲600多吨。”黄政林介绍,市政府与相关部门签订“军令状”,分河段由具体单位负责实施打捞。即便是这样的突击打捞,也没能从根本上还榕江水面以洁净。

  打响榕江水质“保卫战”

  “问题在水里,根子却在岸上。只有把河道沿岸的污染源堵住,才能真正改善榕江水环境,让榕江重现碧波美景。”一次,黄政林作为基层代表,受邀参加榕江综合治理座谈会,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随后,市里打响了榕江水质“保卫战”,让榕江重新清澈起来。市政府抽调专门工作班子,并聘请省环境技术中心专家,客观地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有针对性提出整治措施,以有效地控制水污染。

  当时,市里连续关停了多家违法排污企业。黄政林被聘任为信息员,参与了榕江水质“保卫战”。时间一长,黄政林发现有的沿江小厂跟执法部门玩起了“捉迷藏”,检查组一去就关门,检查组一走照排不误。

  症结何在?黄政林翻出了十八大报告,“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论述已划上红线条。“正如报告所说,要从根本上治理,就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下决心淘汰污染重的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老黄说,随着一批绿色产业的崛起,榕江水质逐步好转。

  河道清理工摇身变成环保工

  河水变清了,清理工的工作也越来越清闲了。

  今年11月,黄政林和他的同事告别多年的河道清理工作,原来20多人的清理队伍,只留下3个人,工作任务也变成简单处理江面浮游物。

  “下岗”以后怎么办?黄政林告诉记者,上岸以后,他和同事们摇身变成了环保工人,负责榕江风光带日常维护工作。

  黄政林开着垃圾清运车,负责分类收集风光带及周边的生活垃圾,运到20多公里外的垃圾填埋场。“只要干得好,我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再说,收运完垃圾,如果有空闲时间,还可以干自家的活。”

  榕江治理取得成效,如何把环境优势变成发展优势?这是揭阳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且思路逐渐明朗,那就是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净,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的大发展。

  “拿我老家揭东县来说吧,新的揭阳潮汕机场建成以后,空港经济区物流业、旅游业、零售业全部带动起来,这些全是绿色产业,榕江边上不少污染企业都自动转行了。”黄政林欣慰地告诉记者。

  【记者简析】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十八大报告中这段动情的叙述着实令人动容,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揭阳正是这么做的。揭阳通过治理榕江这个契机,大刀阔斧调整了经济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榕江的“美丽转身”昭示我们,只有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建设“美丽中国”,才能真正造福于子孙后代。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0日 07:36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