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如何让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过程。“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特质,鲜明地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指导实践,应该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关键。

  拓宽研究方向,注重制度设计

  理论仅仅阐释其内涵是不够的,必须解决自身落实问题。当前,理论界对科学发展观理论本身的解释和阐述比较丰富,侧重在论述其理论渊源和实践依据,更多回答是什么、为什么、重要性等问题。而对于科学发展观如何去贯彻和落实,切实增强实践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面运用于实践,研究得不够,从顶层设计到政策安排、到制度完善,都显得较为缺乏。我们必须把如何推动落实作为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从理论的角度去深入研究思考怎样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注重从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去保障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作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必须要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等方面入手,进行顶层设计,系统安排,以统一思想,强力推动,切实增强各级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保证落实到位。要通过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丰富内容,找准践行科学发展理念、体现科学发展作用、达到科学发展目标的工作方法和前进道路。

  凸显指导地位,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凸显科学发展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指导思想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党的指导思想,都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的,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在各个阶段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所侧重,指导意义也不尽相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有必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单列出来,更加凸显科学发展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方面工作的特殊指导作用。

  继续推动思想解放,增强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政治认同。任何理论的贯彻,都有一个辩论的过程,最终才能实现思想的自觉。近年来,虽然围绕科学发展观开展了大范围的学习教育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进行再统一。要允许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充分的讨论,以此解放思想、增进共识、推动落实,真正入脑入心、真信真懂,增强干部群众的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主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大力倡导为民务实的作风,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氛围。要切实站稳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时刻谨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切实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来,着力营造沉心静气、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适宜的舆论条件和社会环境。

  把握精神实质,坚持联系实际

  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对科学发展观精髓和核心的全面理解、深刻把握,贯彻落实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无法运用其思想和方法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我们务必要深化对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

  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对于重大理论的贯彻落实,往往更加注重强调全面性,容易犯教条主义的毛病,没有真正把精神实质运用于实践。我们要在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体现灵活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实际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敢于创新创造,不盲目、不迷信,更不搞一刀切、形而上,防止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教条僵化或唯书唯上。

  强调突出重点,确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突破。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但并不是平均用力。抓住主要矛盾,分轻重缓急推进,本身就是其中应有之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选准突破,体现针对性,以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的实际成效抓好贯彻落实。

  端正用人风气,增强内生动力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以善于实践科学发展的标准选人用人,多为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干部鼓与呼、褒与奖,重用那些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不让浮夸冒进者得利、不让真抓实干者吃亏,真正选出和用好具有坚定的科学发展理念、务实的科学发展精神、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优秀干部。

  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当前,一些干部身上表现出的不正确的政绩观,以及政绩工程、蛮干快上、不计代价等现象,正是由于我们在考核评价上,更多单纯看发展速度、财政收入等显性指标,对发展成本则缺少评价,并体现在了用人导向上。要全面将科学发展观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贯穿到考核体系中,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得到更好的考核结果,发挥引导作用,抑制低密度、分散化的低成本城镇化和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式工业化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式。

  完善干部的选用方法。在坚持正确导向和科学考核的基础上,以是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标准,将干部的思想认识与实际表现相结合,将工作的眼前显绩与长远隐绩相结合,对干部进行综合考察,重点选拔主观上自觉遵循、行动上坚决执行、方法上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干部,并设置“底线”,奖优罚劣,激发各级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生动力。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改革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主体、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推动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领域,扩张民营经济发展空间,调整市场结构,防止权力寻租,让政府回归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角色,更多地让利于市场主体;合理调低偏高的宏观税负,压缩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不与民争利,实实在在地让利于民、藏富于民。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打破收入重在中央、支出重在地方的收支格局,既要抑制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以增加财政收入的冲动,对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独享税的征收方式进行改革,降低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逐步告别土地财政;也要通过简政放权,增强地方政府自主性,解决财力与事权不对称的问题。

  更加兼顾效率与公平。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公共领域,防止“重建轻用”、“贪大求洋”的现象,严格控制大而集中、普通群众却难以享受到实惠的大型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公共服务设施进农村、进社区,逐步均等化。通过合理运用财政投入杠杆,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更好地实现发展均衡、社会公平。(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副书记 杨晓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4日 01:24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