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科学发展观的三个“新”(十八大·解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正是这三个“新”,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指导思想。那么,科学发展观是如何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呢?

  加深了运用规律重要性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和运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把握和运用规律中去创新、创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而这些都要求我们去研究和把握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可以说,无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还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都把认识、把握、运用客观规律作为重要的要求。

  深化了对于三大规律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把握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提高各级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八个基本要求体现的正是三大规律。党的十八大对于这八个基本要求进行了系统概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八个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和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推进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遇到的深层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深刻把握,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规律的科学把握。这八个基本要求是真正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丰富了对于现代化规律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时候,要把握好现代化一般规律、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

  现代化包括三大规律:一般规律、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关于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我们党也进行了探索。党的十七大闭幕后不久,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谈到以人为本时讲了这样一段话:“现代化客观上是一个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历史过程,也容易出现机器排挤劳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的现象。一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结果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值得记取。”这就是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机器与人,资本所得与劳动所得发生此消彼长的相互依存替代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规律性问题。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掌握和运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我们既要遵循一般现代化的规律,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力避其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生产和分配两个环节都要正确把握资本、技术、劳动之间相互替代和依存的特点,妥善处理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实现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提高劳动参与分配能力,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拓展了对于社会发展具体规律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拓展了对于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一方面,我们承认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变化和波动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经济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波动程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客观因素,也取决于主观努力,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能力。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必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原则,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这都为我国经济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筑底企稳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学发展观拓展了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科学发展观推展了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明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减量化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需求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些带规律性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成为“五位一体”。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以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不懈探索和把握而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4日 08: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