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老工业基地的华丽转身——西安纺织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图为水利部、陕西省水利厅、西安市灞桥区、西安纺织新区有关领导共同为灞桥湿地国家水利风景区揭牌。资料图片

  编者按:西安城东白鹿原下的纺织城,曾因是“一五”时期国家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而兴盛一时。上世纪90年代起,因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体制机制的影响,纺织工业开始衰落,大量工人下岗,成了国家沉重的包袱。

  近年来,在陕西省和西安市的重视关怀下,灞桥区和西安市纺织新区开始实施纺织城综合改造工程。他们依据纺织城独特的资源优势,确立了以生态建设、生态重建为突破口,把生态文明建设这条主线贯穿改造工作始终,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改造理念,打开了老工业区改造这扇沉重的“大门”,探索了一条旧城改造、产业转型、河流治理、提升文化内涵的“复合式”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达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有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显著效果,为我们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继续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西安,提供了宝贵经验。

  初冬,本是万物沉寂的时节,但在陕西省西安市城东的纺织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工地繁忙、塔吊林立,一派热气腾腾的建设场面。曾经沙坑嶙峋的河道,如今已是风景如画的生态湿地公园;曾经垃圾遍布的河滩,如今变成生机勃勃的现代纺织产业园;曾经的工业遗址,如今成了游人络绎不绝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走进西安纺织新区,徜徉在这片曾经因众多国有纺织企业集聚而得名的纺织城时,人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生态新城,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的凤凰涅槃,是一个新区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是广大群众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纪实一:做“足”生态,做“活”文化

  核心提示:老城区的改造,属于世界性难题。如何改造,确立什么样的思路,是改造成功的关键。西安纺织新区,发挥地区特点,因地制宜,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传承历史文化的生态文明理念,找到了一条旧城改造、产业转型、河流治理、提升文化内涵的“复合式”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把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成一个高品质生态发展新区奠定了基础。

  陕西在国家发展规划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军工工业基地”、“煤炭工业基地”、“纺织工业基地”等产业基地放在了陕西。其中 “一五”期间,国棉三厂、国棉四厂、国棉五厂、国棉六厂、西北第一印染厂等大型纺织企业相继在西安东郊建成,由此形成纺织工业区。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纺织城逐步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重镇,形成了以上述企业为支柱的纺织工业集群,成为当年西安的“时尚之城”,被誉为陕西的“小香港”。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国企迅速显现出竞争疲态,纺织城从此自巅峰跌落。从中心滑向边缘的纺织城,像一个苍老、衰败的老人一样茫然无力。破旧的厂房、萧索的街区、生活的焦虑、久违的笑容,成为纺织城一幅幅沉重的特写。

  为了解决纺织城10多万群众的生活问题,省市领导多次到纺织城地区进行专题调研,发出了振兴和改造纺织城地区的庄严号令。

  2008年4月,西安市委、市政府研究并原则通过了西安纺织城地区振兴发展计划,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综合改造由此全面起步。2009年7月,此前曾多次就纺织城地区改造亲临现场调研并做出重要批示的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同志,又一次深入西安市灞桥区调研并明确指示:纺织企业的破产与重组,纺织产业的调整与振兴,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全省产业结构,提振困难企业职工信心意义重大,要科学规划园区设施,分片分批逐步建设,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寄望纺织城地区综合改造,要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和谐共生。  

  决策者高瞻远瞩的科学决策,为纺织城地区综合改造指明了方向。随后,围绕着把纺织城改造成什么样子,怎么改造,怎么规划,灞桥区委、区政府一班人进行了多次研讨。

  视野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老工业区的改造属于世界性难题,头绪多、问题杂、任务重。只有放眼全球,广泛吸纳人类社会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突破口,并进行再创新,才能获得成功。

  从地理位置看,纺织城位于白鹿原和浐、灞两水之间,自古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是前些年遭到了破坏。尽管灞桥区在白鹿原上实施了大绿工程,又花费数亿元治理了浐河,但城区基础设施的落后、老工业生产的污染、灞河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整个纺织城地区环境面貌没有全部恢复。然而,有水有绿有空间,还有纺织工业的发源地——半坡文化以及与区域环境相关联的水、桥、柳文化是改造纺织城最大的特色和资源优势。

  “纺织城地区综合改造与发展,必须借鉴这些年陕西各地生态建设工作的经验,必须借鉴全国各地建设园林城市的先进理念,必须借鉴国外发达工业城市改造的成功模式,结合自己的区位特色、资源优势,开创出一条建设特色城区的新路子。”在纺织城地区综合改造规划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和众多专家纷纷为改造工程把脉献策。

  “在西部地区,做好了河流及水资源的建设、保护、利用这篇文章,就意味着找到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捷径和一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老工业区的改造是过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灞桥区委书记、西安纺织新区管委会党组书记聂仲秋及其他领导超前的发展意识,为商讨综合改造工作打开了思路。

  大家一致认为,纺织城地区的改造首先要在理念层面寻求突破,即在实施腾龙换鸟、拆旧建新的做法同时,必须发挥地区特点,以生态为突破口,以传承历史为脉魂,赋予老工业区的未来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幸福美丽家园”为基因符号,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纺织新城、造福一方百姓的改造初衷。

  由此,纺织城地区改造的“基因优化工程”就从规划开始做起。

  在规划编制时,纺织城地区首先被定位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东部生态新城”,这就要求纺织城地区在实行改造时须以国际化大都市为标准,以生态资源为基石,以纺织新城建设为载体,把纺织城地区建成宜居、宜商、宜业的新城区。纺织城地区的综合改造在空间上规划为“一核、两带、三轴、六区”的总体布局。品味“生态新城”、“生态景观带”、“功能景观轴”、“居住片区”、“文化艺术区”这些词汇,便知决策者在编制总体规划时独特的“生态文明”意识与远见。这一科学规划,无疑为建成高品质发展区域奠定了基础,也是纺织新区今天的发展不同于其他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生态文明为主线引领综合改造科学发展,为综合改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是纺织城综合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力推手”。

  纪实二: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园区

  核心提示:5.3平方公里老工业区的改造不是简单的“腾笼换鸟”,而是从根源上拔掉污染源;新的纺织产业园不是简单的结构调整,而是从源头上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的上马。

  站在新起点,书写新篇章,规划确立了方向,纺织城综合改造在老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建设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要实现全面振兴,绝不能走高消耗、高污染,破坏环境的老路,必须发挥灞桥‘大水、大绿、原生态’的优势,坚持以生态改良推动区域发展的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纺织新区管委会上下的共识。

  2008年,纺织新区对原唐华集团西北第一印染厂、国棉三厂、四厂、六厂等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客观上终止了上述企业因技术设备落后导致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问题。同时,对区域污染大户——灞桥热电厂实施了脱硫化处理,大大削减了有害物排放。在浐、灞河沿岸,环保部门半年之内关停了沿河十几家非法排污企业,堵住了二十几个排污出口。

  一方面,在老城区改造上,搬迁纺织企业,为老城区净化了空气、水质,从根本上拔掉了污染源;另一方面,在新建的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的产业定位上,重点鼓励新型环保、现代服务、亲水房地产、文化旅游产业及总部经济体发展。在企业引进时,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的上马,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实行以新代老。三年多来,仅仅因为污染排放不达标,管委会就拒绝了不下100家企业,其中不乏利税贡献大户。

  目前,在灞河之滨、白鹿原下,一个低消耗、低排放的现代化纺织产业园区渐成雏形。作为传统纺织产业搬迁改造和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地,该园区计划总投资300亿元,一期规划5平方公里,二期扩大到20平方公里,努力打造成陕西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纺织产业园区和西安东部工业走廊。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24亿元,引进企业40多家,合同引进资金过百亿元。

  纪实三:打造原生态品牌,大手笔治理灞河

  核心提示:恢复原生态,做足水文章,提升区域品位,为百姓建造幸福家园。

  初冬,位于古城西安东大门的灞桥生态湿地公园里,白云蓝天、碧波荡漾的美景如同梦境一般展现在游人面前。一对对情侣不畏寒风,陶醉在优美的环境里,享受着拍摄婚纱照带来的幸福,成为湿地公园一抹亮丽的风景。

  说起环境的变化,每天来公园晨练的退休工人李文华很是感慨:“3年多前,这里还曾是垃圾遍布、脏水流淌、满目疮痍的烂河滩。现在,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位于白鹿原下的纺织新区,原本有着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特别是发源于秦岭的浐、灞两河缓缓流过,交汇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这里曾经是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半坡氏族在此繁衍生息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曾经一度地人为破坏,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失去了秀美。为了全面提升区域环境,按照规划,纺织城地区综合改造就从灞河的治理拉开了序幕。

  2008年11月,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正式开建。经过3年多的综合治理,公园一期于2012年6月正式建成开园。昔日的蛮荒之地变为古城西安的绿色氧吧,成为东部生态新城的“绿腰带”。

  公园坐拥古城西安东大门,北起华清桥,南至蓝田界,全长15公里,规划面积约6.75平方公里。一期湿地1980亩,绿化1650亩。公园一期共有植物213种,原生态鸟类33种,原生态柳树2万余株。今年10月,灞桥生态湿地公园被授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公园二期将于2013年底前竣工。到那时,一个水清、岸绿、自然、野趣、时尚的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将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独特的原生态“古城绿道”。

  优美的生态人文环境,同时也改善了区域内的投资环境,一大批重点项目纷至沓来。截至目前,聚集在湿地公园15公里岸线周边的项目已超过60个,总投资达150亿元以上。3年之内,这批新投资的项目至少能为当地贡献10亿元的利税。

  纪实四:生态和文化的完美结合

  核心提示:生态装扮,文化铸魂。废旧厂房成了艺术殿堂,水、桥、柳等文化融入了建设各个节点,生态和文明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生态和文化、产业的紧密结合,让一个地区更具灵魂和品位。”这是纺织城综合改造的建设者们,对发展改造的深刻认识。

  “水、桥、柳”是灞桥最古老最有特色的文化元素,昔日的灞河以桥和柳闻名于世。“灞柳风雪”是长安八景之一,“都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的场面令无数文人墨客文思泉涌。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水、桥、柳”的历史元素和乡土风情。“荷塘柳岸”、“秀水廊桥”、“沁芳一剪园”、“诗廊”等景观,无论在设计理念还是在视觉效果上都特点鲜明,体现出对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尊重与传承。

  著名作家陈忠实是生态湿地公园的常客。这位灞河岸边土生土长的大作家言及灞河生态环境的巨变时感慨颇多。在他看来,灞河生态治理带来的是文化的繁荣。2011年11月4日,陈忠实、王西京、崔振宽三位文化界巨擘不约而同将自己的艺术馆落户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内的文化艺术聚集区。

  冬日虽然寒冷,但位于原纺织老厂区的西安纺织城艺术区,却是人头攒动。一场场艺术展览、富有工业特色的景观和扑面而来的时尚气息让人联想到北京的798。高大敞亮的厂房、安静的氛围、相对低廉的租金吸引了西北地区一大批新锐艺术家驻扎于此,从事各类艺术创作。为进一步保护工业遗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纺织新区已累计投资2亿元,完善艺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举办全国性的艺术节,为艺术家创作和交流提供条件。此外,还引进专业机构,重新包装艺术区,进一步提升档次、完善功能,使之成为西部最大的当代艺术聚集区、西安当代艺术的会客厅、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区。

  半坡文化远近闻名,纺织城综合改造将改造的主要节点冠以“半坡”元素,增加了区域的知名度。另外,他们还正在规划利用旧厂区内的废弃铁路和部分厂房,加以整修和绿化,结合区域内的半坡文化遗址,打造一个兼具历史人文、现代工业文明、艺术品位的纺织工业遗迹景观公园。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5日 05:36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许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