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名西北低收入村包扶干部的实干探索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学习贯彻十八大)“造血”实现收入倍增

  ——一名西北低收入村包扶干部的实干探索

  步履匆匆、吃饭草草,眼睛布满血丝,时常眉头紧锁,给下属部署工作语速很快稍显急躁,但倾听村民发言十分耐心从不打断……马志强,陕北一名“包扶”(抱团帮扶)低收入村的干部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临近年末,延安市安塞县副县长马志强带着记者来到他负责包扶的高桥镇刘塔村回访。距离延安20多公里的刘塔村地处深山拐沟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群众生活困难,是一个真正的低收入村。

  2012年初,延安市出台了千名干部包扶低收入村的措施,旨在由“输血”变“造血”,打破传统扶贫模式,发掘村民增收致富新路子。就在这一年,刘塔村被确定为马志强的包扶对象。

  走在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坡上,经常遇到车辆无法通过的沟坎,脚穿球鞋的马志强上沟下沟,大步流星走乡串户,未及村民家门口,便大呼住户姓名,显然熟门熟路。

  “我的目标是,这个村到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一万。”站在修葺一新的刘塔村“两委会”的七孔石窑前,马志强坚定而自信地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马志强的包扶村将提前实现收入倍增,甚至要翻两番。2011年刘塔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870元,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注意到记者眼中的疑惑,马志强指着院子里一个长长的展板说:“这不光是自信,更是科学推断。”

  展板上一幅彩色大图详细解释了刘塔村三年之内通过主导产业帮助农民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和路径——占最大一块区域的是红色,代表苹果种植,它将是该村农民60%的收入来源;蓝色区域代表劳务输出占30%,绿色为养殖业占5%,紫色的则是粮食生产占5%。

  “解决农民贫困落后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帮助群众发展农村主导产业,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马志强说,包扶团队用一个月时间走访了每一户村民,了解村情民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种植山地苹果为该村的致富主导产业。

  “陕北一带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产出的苹果味甜汁多,在全国都很有名气,销路不愁,因此种苹果是一条几乎没有风险的致富途径。”马志强团队成员、安塞县高桥镇包扶干部马小刚说。

  过去由于村里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畅,农民普遍重栽植轻管护,造成这里的苹果产量、质量和销售一直不好。包扶团队来后,首先对远在深山沟拐里的刘塔村至省道303线柏油路进行拓宽、维护,又专修了一条从村子到果园的“生产道路”。

  据刘塔村支部书记陈春俊介绍,包扶队还为村里买回了20台旋耕机、电动果树修剪机、30吨果树专用肥和春耕所用肥料,并从洛川县请来专家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

  硬件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更让马志强操心的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一般情况下,苹果从植苗到挂果需要5到6年时间,许多农户都嫌周期太长,纷纷外出打工挣“快钱”,致使这里三分之二的苹果园荒废。

  针对这一现象,他和包扶队分成几组,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并在今年秋天向全体村民承诺:对全村所有新建果园,每亩每年补贴200元,连续补贴6年,直到幼树成林,产生经济效益。苹果挂果收成后,由县和乡镇负责协调销售事宜。

  激励政策出台后,村民们纷纷叫回在外打工的丈夫、儿子赶在年底栽上果苗。“包扶队组织了100多名有经验的村民,仅一个多月时间,就高标准种植果树970多亩。”陈春俊说。

  沿着包扶队筹资修建的“苹果种植专道”,51岁的农民李建信带着马志强和记者穿行在他新栽的6亩果园中。由于家中老人、妻子久病,作为该村的特贫户,李建信一家去年只有8000多元的收入。

  一个人要照看6亩果园,经常风吹日晒的李建信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但精神十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去年的产量和销量,待五年这6亩苹果挂果后,一亩至少能收入1万,6亩就是6万。“有奔头,就不累!”他说。

  马志强对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深有感触。“这是我们工作的压力也是动力。”他说。

  从李建信的苹果园出来赶赴下一户的路上,马志强一边疾步匆匆,一边聊着他的“千方”和“百计”:实施苹果提质增收工程,建成万头生猪和万只养鸡基地,改善村容村貌,让100%农户用上沼气、太阳能和卫生环保型旱厕,力争全村在201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

  据了解,截至2012年11月,也就是马志强和他的包扶团队工作近一年来,刘塔村的人均纯收入已从2840元提升至4381元,同比增长52%。(记者 李云路 冯国)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5日 10:31 来源:新华网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