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河南:让人民生活更富足更美满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这个冬天,鹤壁市山城区的申玉龙不再猫冬。告别蜗居几十年的小棚房,搬进70平方米的敞亮新房,浑身上下暖和和的;

  这个冬天,河师大学生胡秀不用外出奔波打工了。领到了国家助学贷款,还申请到学校一等助学金3500元,捧起书本的她心里踏实多了;

  这个冬天,郑州市的独居老人孙桂兰不寂寞。经八路社区“片医”小牛定期会来到家中,送药、量血压,陪老人唠家常,家更像家了;

  …… ……

  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传递着人间的真情,诠释着民生的真谛。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是最热门的词汇,“民生”是最温暖的字眼,“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12月15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作了具体部署。

  同十八大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中原经济区规划》的着力点也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从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对中原地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周密系统的部署。

  12月27日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协调、民生为本,力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宏伟的规划催人奋进,激越的号角鼓舞人心。

  多解民生之忧,顺应百姓新期待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不断奋斗的目标。

  民生改善程度如何,老百姓最有发言权。12月17日,武陟县75岁老人翟本荣向记者展示了他珍藏的几十个家庭账本,上面清晰地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的生活变迁:

  1958年,月工资27.5元,大多花在了填饱肚子上;上世纪80年代起,花销中服装、肉类、花生油等物品多了起来;最近十年,保健品、旅游等开销逐渐占了大头,吃喝成了零头;去年,老两口还花了一万多元,去海南“潇洒”了一回;今年,老人又破费几千元买了一部单反相机,他希望能在旧貌换新颜的中原大地多走走,留下点美好画面。

  这些家庭小账本,就像一部微电影,生动呈现出中原大地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一串串历史足印。

  但是,在全国发展的坐标系中冷静对比,我们的差距依然不小:我省总体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2011年我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00美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看,我省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3.4%、94.7%。

  在群众诉求的聚光灯下仔细审视,我们的缺憾仍然很多:

  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病号扎堆各大医院,省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处前人头攒动堪比超市,一项检查有时要等几天才出结果;

  教育公平鸿沟犹存。当城里孩子坐进校车的时候,商城县石冲村的孩子们,每天早上5点顶着星光起床,步行七八公里才到学校;

  城乡统筹任重道远。在自来水已经普及的今天,伊川县半坡乡却水贵如油,群众要去5公里外的地方花钱买水,有时不得不拿着锅碗瓢盆接雨水;

  物价波动牵动人心。在通胀压力下,百姓“菜篮子”沉甸甸,每公斤牛羊肉涨至六七十元,火锅爱好者打趣说,“牛魔王”、“羊贵妃”轮番登场;

  面对“你幸福吗”的问话,有人哑然失语。一位郑州市民这样描述对幸福的期待:“收入涨一点,物价稳一点,房价跌一点,看病容易点,食品放心点,上学轻松点。”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老百姓对民生改善有着更高的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这十个“更”字,承载了百姓的殷殷期盼,传递了党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明确要求。

  《中原经济区规划》鲜明地提出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目标,到2020年,建设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

  这是庄重的承诺,更是豪迈的宣言,鼓舞着全省人民群众砥砺前行。

  多谋民生之利,创造美好新生活

  据《人民日报》报道,西方机构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各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方面,中国政府以超过70%的得票率高居全球第一。数据背后是民心。老百姓之所以投下满意票,归根结底还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生活水平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幸福感真真切切地增强了。

  最近几年,我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倾注了巨大的财力物力:

  2006年至2011年,全省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累计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三成多;

  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十件实事”到2007年的“十大实事”,从2010年的“十项民生工程”到如今“十项重点民生工程”,一以贯之的是改善民生的理念和行动;

  最近两年,我省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占省财政支出的60%以上,今年“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超千亿元。

  巨额资金投向哪里?通俗地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始终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收入高了,百姓更开心。

  腰包鼓了,心气顺了,日子越过越甜美。延津县王楼乡的翟素红,今年结束了在外务工15年的生活,

  搬进了家乡的新型农村社区,在附近产业集聚区上班,生活成本低了,实际可支配收入高了,尽享天伦之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显示,在家门口就业成为当下农民工的首选。2011年,我省省内就业的农民工人数首次超过省外;今年以来,每100个外出打工的农民,就有近80个在省内就业。

  中原大地,创业热土,酝酿着机遇,创造着机会。瞄准了财富商机,在北京从事IT工作多年的白领韩明辉,下决心回郑州创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全省3年新增城镇就业390万人,新增农村就业310万人。

  教育资源优了,百姓更顺心。

  为缓解入园难、大班额、择校热等难题,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我省向教育公平迈出了一大步: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入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12年高招季,省内外高校共计在我省录取新生61万多人,总录取率达76%,创历史新高。我省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正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我希望,今后弟弟妹妹们不仅能在家门口上大学,还能上好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大一学生高亮的心愿正在变为现实。

  医疗卫生服务完善了,百姓更放心。

  沁阳市市民张秀英前不久突发脑梗,在没有交纳一分钱住院费的前提下,就被医院收治了,她很快脱离了危险,家属连称“没想到”。“先住院后付费”,这是我省系列医改新举措之一。

  2011年6月,我省在全国率先把免费婚前保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眼下,各种免费服务项目已扩展到11类44项,每一位城乡居民都将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省市县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城市,16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在农村,2000多所乡镇卫生院改造一遍,6万多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使用。

  社会保障加强了,百姓更安心。

  前不久,驻马店市驿城区胡庙乡67岁的张纯良刚刚领取了老伴和自己的养老金,他说:“不出村,就能月月领钱了,真方便。”

  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推进棚户区改造、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随着河南经济“蛋糕”越做越大,更多公共财政的阳光洒向民生,老百姓分享着经济发展的成果。

  文化生活丰富了,百姓更欢心。

  郑东新区,充满着都市动感。艺术中心内,灯光璀璨,星光闪耀,今年以来,杨丽萍等众多明星频走中原,激情献艺,高雅艺术在中原沃土觅到知音;凛冽的寒风中,自行车“骑友团”顶着寒风,绕CBD环岛骑行,成为一大景观。

  在舞钢市尹集镇张庄新型社区广场上,平时跳舞的群众有上百人。中年女性跳扇子舞,做健身操;男人则玩转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小孩们嬉闹着,追逐着。古老的中原农村,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转身。

  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奔向全面小康,从物质生活层面到精神文化领域,和着科学发展的铿锵足音,中原大地的沧桑巨变有目共睹。

  多元化的民生诉求逐渐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场景,《中原经济区规划》描绘的“和谐中原”建设开始扬帆起航。

  聚民力谋发展,共建共享和谐中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群众期盼在提升,民生的外延在拓展,民生的内涵更厚重:和睦的邻里关系、安定的社会秩序、友好的人居环境,完善的权益保障,人性化的政府管理……这些都是民生幸福的应有之义。

  解决民生问题,出路在发展,离开发展谈民生,很多承诺就会成为空话,建设和谐中原也无从谈起。发展的过程就是民生持续改善的过程,民生改善的过程也是赢得加快发展的过程。

  民意畅通了,干群融洽了,社会安定了,为发展增动力。

  在三门峡市,上访群众可以像医院“挂号”一样点名让领导接访,全市40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挂牌“候诊”;在固始县,信访部门被赋予事项交办转办权、督查督办权、指导协调权等8项职权,“有困难找信访”成为群众的口头禅。

  眼下,在河南,公共安全的“篱笆”越扎越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指数持续攀升,连年位居全国前列。

  权益有保障,权利受尊重,生活得更有尊严,为发展添活力。

  从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到住进新型农村社区,安阳县都里乡盘金垴村村民白清明感觉“生活比原来强一百倍”。几代盘金垴村人盼望冲出大山的富裕梦,一朝“跑步”实现。这一扶贫开发新模式,有力地弥合了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促进了城乡良性互动。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从农民最核心最直接的财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到村民投票表决设计与搬迁方案、施工过程中担当“农民监理”,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得到了充分尊重。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为发展聚合力。

  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十八大精神的生动注脚,为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民生幸福勾画出理想境界。

  网格化管理成为社会建设的新亮点。它依托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全覆盖、无缝隙”,让每一寸土地都有责任人,力求解决被群众诟病的政府与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就在前不久,巩义市开普生活区79家商户突然断水停电,社区居民老王试着拨通了“网格长”柳文斌的电话。没想到,柳文斌8分钟就赶了过来,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抢修,很快恢复了供电供水。

  安阳市西大街办事处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家政服务、治安巡逻等特色服务,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党员志愿服务网络,打造“十五分钟服务圈”,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从传统服务模式到数字化信息服务,从网络新闻发言人到政务微博,社会管理创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为实现《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各项指标积蓄着巨大的“正能量”。

  凝聚民心民力,共谋发展大计,民生改善就有了可靠保障,和谐中原建设才能顺利推进。

  更富足、更美满、更幸福,人民期盼无止境。

  解民忧、谋民利、惠民生,持续求进无尽头。

  正值岁尾年末,我省2013年“十项重点民生工程”正在征集中。可以预期,我省将进一步集中财力,加大投入,为日渐厚重的中原“民生答卷”再添亮丽的一笔。

  奋斗最光荣,梦想必绽放。

  亿万中原儿女追逐着更加美好的中国梦,在务实发展中前行!(记者 王俊本 王大庆 惠婷 翁韬)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8日 21:04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